注册 VIP 会员
会员中心
佛门祈愿 福满人间:
《来自佛门的吉祥祝福》祈福珍藏册 迎请电话:010-51656995、 010-51385788;QQ:179518763;邮箱:qf@fjnet.com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地图
middle_nav_logol.gif
您目前的位置:佛教在线>首页 > 视点·观点 > 观点内容

世界佛教文化交流的黄金纽带——纪念2016年亚洲佛教青年交流暨第二届海峡两岸佛教青年论坛的启示

2016年08月04日 15:35:00 佛教在线 点击:0


语言因不同而精彩纷呈,文明因交流而源远流长


嘉木扬·凯朝先生参加活动时带来墨宝结缘剪影


嘉木扬·凯朝先生与参会人员合影留念

编者按:2016年7月30日,为期6天的菩提行愿之旅——“2016亚洲佛教青年交流暨第二届海峡两岸佛教青年论坛”圆满闭幕。嘉木扬·凯朝先生参加此次论坛并发表《蒙藏地区佛教学佛次第》论文(论文全文链接:http://www.fjnet.com/fjlw/201607/t20160727_241219.htm),下面为嘉木扬·凯朝先生参会后的感言。

2016年亚洲佛教青年交流暨第二届海峡两岸佛教青年论坛(26-31/7/2016)有以下几大特点:

第一,本次论坛和交流会继承了佛教传统文化的特点,即佛教是不分民族、地区、国度的文化,是“慈、悲、喜、舍”拔苦与乐、普度众生为目的的佛教盛会。所以,在本次论坛和菩提之行期间,应邀参会的有海峡两岸和世界十八个国家以及地区研究和从事佛教文化的僧俗和专家学者各界人士。

第二,组织者(佛教在线﹑中国佛教会青年委员会等)以年轻人为主力,从他们各个环节可以看出,他们做人做事待人待物,是主动而不是被动的,体现了佛教菩萨行精神,“菩萨者不由他教自行六度是也”的利他行精神。

第三,此次论坛内容丰富多彩,从各种语言讲经说法、在闭幕式各种语言朗诵唱诵佛经、各种题材的书画绘画艺术,悉皆体现了佛教文化博大精深,法海无边、行愿无尽的菩萨精神。

第四,按照佛教菩提心,来概括本次论坛和菩提之行的动机,发心发的殊胜,正因为发起人组织者有菩提心,善发菩提心,所以能够广结善缘,成就善业;台湾佛教界继承和体现了法显大师在《大般泥洹经》提出的“涅槃乃常乐我净”的慈悲精神,把佛教文化的展望和继承发展推向了更高更广阔的境界。

佛陀的智慧

佛陀的智慧和思想远远超越了世俗社会的法则。佛陀教导人们:若要富裕,就要布施,若要征服敌人,就要慈悲发菩提心。若要富裕,首先要知足,若要征服敌人,首先要征服自己的嗔恨心。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会遇到很多人,其实有缘才能相聚。亲人也许是前世的好友,好友也许是前世的亲人,给我们带来烦恼的,也许是我们前世伤害过的,因此,一定要善待身边的亲人,一定要关心身边的朋友,一定要宽恕那些伤害过我们的人;有慈悲心的人就没有敌人,有智慧的人就没有烦恼一样;万物皆缘,只有惜缘才能续缘,这个社会才能和睦相处,这也是佛家所讲的因果关系。

2015年3月2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法国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时就有关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演讲中说: “主要论述了三个问题。第一,战争起源于人之思想,故务需于人之思想中筑起保卫和平之屏障。第二,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第三,以文化人,让文化为人类进步助力,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人能弘法、非法弘人” 

一个伟大的人以大慈大悲之心乘愿再来,以他的人格魅力为社会和众生带来幸福、快乐和吉祥,以他的人格魅力影响和改变一方世界,这是众生的福报。二千多年前,佛祖释迦牟尼的诞生、悟道和传法,改变了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给东南亚乃至世界每一个地区的人们带来了止恶行善的新天地。印度历史上最卓越的人物之一阿育王(ACoka,阿输迦),因受佛教思想的影响,放弃了以战争和暴力手段征服和治理国家的政策,他借助佛的境界慈悲,使之没有敌人,以佛的智慧,就没有了贪嗔痴三毒烦恼,以慈悲心的人格魅力实行治国的策略。就没有了征战讨伐和杀生,使人民得以安居乐业。

通过“菩提之行”更加深刻认识和了解到台湾佛教的发展壮大繁荣与德高望重的领导者有密切关系,如佛光山的星运大师﹑法鼓山的圣严大师﹑慈济的正严法师等的人格魅力。参访净觉山光德寺之际,净心法师提出的“茶禅一味”的理念,指出必须“止观双运”坐禅与念佛融为一体,才能达到离苦得乐的境界。《解深密经》中说:“慈氏,若诸声闻,或诸菩萨,或诸如来,所有世间及出世间一切善法,当知皆是此奢摩他(止)、毗钵舍那(观)所得之果。”就是说,无论世间法和出世间法,包括成就声闻果位,菩萨果位乃至成佛,悉皆依靠止观双运方可离苦得乐,彻底解脱的真谛。

结语

“人能弘法、非法弘人”,当今世界如果多出现像星云大师等一样德高望重的领军人物,就多有一个和平慈悲、平等、智慧、文化向上的地区,他们将推进社会繁荣、人类文明向上,人们安居乐业和世界和平都会做出积极的重大贡献。

本次青年论坛,主办单位提供了学术平台、文化互鉴平台、多种语言交流平台,承办单位、协办单位以及赞助单位鼎力支持,大家努力合作,可谓是三大圆满的佛教文化活动,即福德圆满、智慧圆满、利他圆满,也是利国利民,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殊胜的佛教文化之旅。(文:嘉木扬·凯朝,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宗教学会理事)

欢迎投稿:

Email: news@fjnet.com(国内)  fo84000@gmail.com(国际)     在线提交
QQ:983700265    电话:010-51662115转8005      论坛投稿

免责声明:

1.来源未注明“佛教在线”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佛教在线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在线”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在线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要 闻

更多>>

投稿:010-85285027   信箱:(国内)  (国际)   QQ:2326936829

传真:010-51662115转8013    客服信箱:   客服电话:400-706-8559   客服QQ:847698935   在线留言   

吉祥宝塔迎请:15117935615   010-51662115转8026  010-51656995

祈福   佛教在线(www.fjnet.com)网络联系人:子桑   联系电话:010-85285027

办公地址:北京朝阳区外馆斜街甲1号泰利明苑  邮编:100011  乘车路线及地图

网站地图  义工报名  QQ:847698935  QQ群:21264446  招聘   技术支持:010-51662115转8023

京ICP证020416号-1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359号 Copyright ©1996-2012 佛教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