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病是一种噬骨入心的毒药,在家出家皆不能免。
有一次,我来到家乡的山间小庙,对师父娴静无争的生活,充满羡慕向往。
“师父,我能随你一起修行吗?”
出家真好,没有纷争,没有忧患,山上的鸟语花香,另番人间净土,这是我原本观念里的认知。
然而师父什么话都没说。只拿给了我一个本子看。
打开记着:西村张大娘送过一袋米,东镇郭大爷送几斤油……下山看病花了多少药钱。
密密麻麻记载的人情“记账本”,到最后余款所剩无几。
原来对于十方檀越的护持,师父从未忘记,她除了每日耕作,自顾用食外,每天晚间念诵,将功德回向给供养粮油用度的老居士们。
根据本子里所示,来往寺院的,大多是是当地村民,由于年轻人外出打工,留守当地的,都是老人家。
每次去庙里,她都煮面给我吃,配上两三青菜,师父总谦逊惭愧说,寺院没有多余的饭菜,只能让我们将就将就了。
即便节俭至此,寺院一个月也需要至少三百块的生活费用,其中还有通讯费,这还不包含衣服采购费用,还不包含居士们来庙里过年、上香时,师父都会留他们用斋的用度。
师父喜欢为远道而来的人开示佛法,村民要做家务农活,只有初一十五偶尔有时间。我问过师父,为什么远离城中大寺,来山上开辟偏远道场,日子这么苦,信众也甚少。
“寺庙用度,皆是十方来十方去。人赤裸裸来世上无牵挂,欲望不用太多,我们出家人的本职工作,便是传播佛家慈悲,弘扬善法,这地方虽然偏,但他们看到佛像,礼拜一下,看到出家人,叫一声师父,哪怕送一包米一瓶油过来,都是在培植福报,与三宝结缘!”
师父指着厨房里的农耕用具,指着破落大雄宝殿的佛像对我说,农具是她手工制作的,东拼西凑。佛像是她奔走四方筹来的,有的从其他庙请来的,完全一人之力荷负整个道场。
她孤零一人来到山上,建立小庙道场,将佛教的慈悲和方法传播到偏远村落,一驻就是二三十年。
然而,在这样坚守的背后,却是常人不能想象的清寒,土墙土瓦,风起风满屋,雨至雨洗案,尽管如此,仍旧晨钟暮鼓,梵音不断。
不过师父也会有无奈的时候,那就是生病,小病小痛,她会自己采些草药,感冒吃点山下送的板蓝根。大病大痛,就会无钱医治,自生自灭,令人心痛无奈。
师父说,她不惧生病,只惧不能尽了此生使命,如此便虚度了此生。
有一次,我告诉她灵山基金会开启了僧伽医养计划,可以给僧人医保、养老保等健康保障,还有体检……末了我问一句,师父您所认识的贫困僧人多吗?
阿弥陀佛,太多了!师父对我说,话语中无尽的欣慰欢喜。
我说:“那请尽快都提交个人资料过来,“僧伽医养计划”给他们上医保,减少他们的健康忧患。”
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师父的欢喜。所幸这份欢喜来的还不算迟!
僧伽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远离世俗的环境,努力践行自利利他。住过深山小寺后,才真切地感受到山间村中小寺,那些僧人不为人知的清寒贫苦。
大多人印象中,足迹遍至的是烟火缭绕的宝殿庙宇,大和尚,名高僧。
而那些偏僻地远处,无人问津的是老实修行,无任何健康保障的贫苦僧人。他们赤裸裸无牵挂,潜心修行,也难免娑婆世界的风吹雨打。
据调查,我国在册佛教教职人员约24万,僧人平均月收入仅为397元,很多僧人平常的生活保障都难以维持,每年有相当一部分僧人不幸罹患疾病,因没有足够的资金和社会扶助,无法进行医疗救助和康复治疗,只能自己默默忍受疾病的痛苦。僧人这个群体有很多需要关注的地方,他们是有血有肉的人,同食五谷杂粮,同经历生老病死,风雨沧桑。困了要睡觉,累了要休息,饿了要吃饭,病了要就医。
僧人们的种种处境,无不深深牵动着我们的心,他们同样是社会大家庭的一部分,需要我们的一份关怀和帮助。
基于此,多位知名热心公益慈善事业的人士共同发起了僧伽医养计划,联合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为僧伽群体提供和完善医养保障体系,希望让师父们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自僧伽医养计划启动以来,已有序地开展各项供养和基础医疗养老保障推进,累计为僧众提供医养服务超7000人次(服务寺庙包括:东林寺、阿育王古寺、曹山宝积寺等),项目执行累计直接支出4011390.42元。
目前,已成功为16家寺院办理和缴纳社会保障(包括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善款累计支出1684088.98元;为僧众购买补充医疗保险两批次,善款累计支出86658元;为僧众提供日常用品、节日礼包等物资支持,善款累计支出2206958.6元。
1供养日常用品
1)粮油供养
“僧伽医养计划”自从上线以来就受到较多的关注,也收到了无数僧众和师兄们的感恩反馈,经过前期走访考察以及多方的善意支持,我们完成了第一批次的粮油物资发放活动。粮油共发放了吉林、陕西、江苏5家寺院,约400位师父,共计118箱大米,4箱粮油,以下是具体的数据。
2)僧衣供养
与粮油供养同时进行的还有僧衣供养,我们同样完成了僧衣物资第一批次的发放活动。在福建、安徽、江苏、浙江、陕西总计供养了7家寺院,832件僧衣。
2建立与完善基础医疗养老社会保障
在职佛教教职人员由于各种因素条件的限制,相当一部分还未办理社保登记,缴纳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使得其医疗和养老方面的需求无法得到保障。
2012年,国家宗教事务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解决宗教教职人员社会保障问题的通知》,江苏省宗教事务局发布了《关于解决宗教教职人员社会保障问题的实施意见(江苏)》,力求解除宗教教职人员的后顾之忧,使宗教教职人员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在多方的关注和支持,以及我们多次的走访和考察下,我们已成功为多家寺院缴纳社会保障费用,包括常州市武进区前黄宝相寺、余姚西隐禅寺、宁波奉化大堰灵隐禅寺、无锡市正法禅寺、宁波经堂寺、江西省鹰潭市月岩寺、浙江永嘉莲花院、宁德龙湫禅寺、宁德漳湾支龙寺、宁德报恩寺、山西五台县文殊寺、浙江天台赤城山紫云洞、贵州绥阳县灵山寺、陕西宝鸡眉县圆觉寺、福建霞浦莲花寺、福建宁德白莲寺、福建宁德天香寺等寺院,截止目前共计服务207位僧众,社保费1717773.82元。
▲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的打款明细
3节日礼包
在协助佛教慈善机构策划项目、上线筹款的同时,我们更关注于僧伽群体的供养。在端午、中秋、春节三个传统节日,为法师们送去福德供僧包,联合慈生堂、里仁、糖福娘等十家热衷于公益的品牌,累计供养寺院144所,供养法师5360位。
4补充医疗保险
我们免费为拥有戒牒的65岁以下健康僧伽购买补充医疗保险,僧众因疾病或意外住院时,经保险公司审核,每年可理赔最高不超过两万的费用(包含住院诊疗费、住院前后7天内门急诊治疗费及住院津贴)。
截止2019年7月,已成功为261位僧众购买补充医疗保险两批次,善款累计支出86658元。
5大病救助
生老病死乃人生常态,身披袈裟寻求解脱的法师也是如此。一些法师或许已经参破这娑婆世间的常律,了无牵挂。但色身的病痛苦难对一般法师而言,还是无法逾越的困境。“心安则身安,身安则道隆”,为这些潜心修行佛法的法师们提供充分的医疗照顾,让他们“疾有所疗、老有所养”,是我们所应克尽之责。
目前,我们已成功为12位患大病的法师,筹集善款748658元治疗费用。
6 健康体检
目前已成功为12家寺院开展体检服务。我们为达到一定数量的寺院安排专车接送进行体检,后期将体检结果报告按个人档案寄送至寺院处。
▲全国体检地点
敲重点:以上服务均为免费向寺院提供,寺院及出家法师无需缴纳任何费用!
扫码:免费报名僧伽医养
凡在8月31日前报名申请僧伽医养项目的场所,
经审核符合要求后,
将可获得99公益僧伽医养项目的专属推广通道。
如:僧伽医养-某某场所”
说 明
1、成功申请“僧伽医养计划”,均可享受每年一次的健康体检;
2、若寺院对体检套餐内容及体检服务有特殊需求,可提前与项目工作人员沟通协调,联系电话:400-089-0860。手机号码:无畏子18106153660(可加微信)。
免责声明:
1.来源未注明“佛教在线”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佛教在线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在线”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在线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相关新闻
投稿:010-85285027 信箱:(国内) (国际) QQ:2326936829
传真:010-51662115转8013 客服信箱: 客服电话:400-706-8559 客服QQ:847698935 在线留言
吉祥宝塔迎请:15117935615 010-51662115转8026 010-51656995
祈福 佛教在线(www.fjnet.com)网络联系人:子桑 联系电话:010-85285027
办公地址:北京朝阳区外馆斜街甲1号泰利明苑 邮编:100011 乘车路线及地图
网站地图 义工报名 QQ:847698935 QQ群:21264446 招聘 技术支持:010-51662115转8023
京ICP证020416号-1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359号
Copyright ©1996-2012 佛教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