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地图
W020110719584881254393.gif
您目前的位置:佛教在线>首页 > 读书 > 读书内容

《亚洲佛教研究(第一辑)》

2020年09月08日 11:28:00 来源:中国宗教学术网 点击:0

主编:嘉木扬凯朝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8月

内容简介

本书为“首届‘一带一路’与亚洲佛教文化论坛暨海棠山佛教专题论坛”的专题文集,从“一带一路”与亚洲佛教、佛教文化的南亚渊源、佛教文化的东亚流变三个路径切入主题,以期对亚洲佛教研究发展的概况与中国佛教文化的脉络进行认真梳理和探索,从而起到互鉴作用,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目    录

前言/嘉木扬凯朝

亚洲佛教论坛的构想与建议/[日]高冈秀畅

“一带一路”与亚洲佛教

关于“一带一路”与亚洲佛教文化的思考/嘉木扬凯朝

“丝绸之路”及其意义——以尼泊尔、梵语和佛教为例/[尼泊尔]喀什纳塔·尼奥巴内著|张冬梅 译

“一带一路”视域下中尼文化交流及前景/张冬梅

“一带一路”的先行者阿底峡/[孟加拉国]嘎纳·拉达纳长老 著|苏玲 译

“一带一路”沿线上蒙藏地区佛教文化遗迹/乌力吉·巴雅尔

“一带一路”视野下的佛教音乐传承与发展/张鹤


佛教文化的南亚渊源

孟加拉国新发现的佛教考古遗址:前景和挑战/[孟加拉国]比安曼·钱德拉·巴鲁阿 著|翟小萌 译

孟加拉国的上座部佛教复兴研究/[孟加拉国]尼鲁·巴鲁瓦著|周艳 译

纽瓦佛教的特征/[尼泊尔]基兰·纳辛·释迦 著|仉菲 译

上海“梵典宫”所藏梵、藏文献文化价值初探/西热桑布

Lalitavistara写本校订研究概要/杨晓华

梵典宫藏梵文《普贤行愿赞》考/周夏

佛教文化的东亚流变

3~10世纪中斯两国的佛教交流/韩廷杰

论近代以来中斯佛教文化交流/学愚

中泰佛教交流中的泰国王室因素分析(1975~2016)/于琛

韩国密教文化的历史性展开——以祈愿道场与功德真言的展开为中心/[韩]许一范 著|李琳译

宗喀巴对“无自性”的理解/[日]立川武藏 著|周夏译

五台山文殊信仰的历史、现状与展望/崔玉卿

从《浮屠与佛》的论著看梵文与中国佛教/张保胜

《首楞严经》在蒙古地区的传播/达日汗夫

欢迎投稿:

Email: news@fjnet.com(国内)  fo84000@gmail.com(国际)     在线提交
QQ:983700265    电话:010-51662115转8005      论坛投稿

免责声明:

1.来源未注明“佛教在线”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佛教在线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在线”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在线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相关新闻

要 闻

更多>>

投稿:010-85285027   信箱:(国内)  (国际)   QQ:2326936829

传真:010-51662115转8013    客服信箱:   客服电话:400-706-8559   客服QQ:847698935   在线留言   

吉祥宝塔迎请:15117935615   010-51662115转8026  010-51656995

祈福   佛教在线(www.fjnet.com)网络联系人:子桑   联系电话:010-85285027

办公地址:北京朝阳区外馆斜街甲1号泰利明苑  邮编:100011  乘车路线及地图

网站地图  义工报名  QQ:847698935  QQ群:21264446  招聘   技术支持:010-51662115转8023

京ICP证020416号-1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359号 Copyright ©1996-2012 佛教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