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繁重的工作一起修行》—平和喜乐的成就事业
【基本信息】
作者:一行禅师
译者:向兆明
出版社:河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年1月1日
ISBN: 978-7-5559-0153-2
【内容简介】
很多人常常抱怨工作辛苦、事业不顺,甚至讨厌上班。其实,工作中的压力和挫折,恰好是自我修行的最好机会。
办公室就是修行的最好场所,工作中事事都是修行。无论你身处什么样的境遇,遇见什么样的人,一切都是在训练你的心性。哪怕是面对一场无缘故的非议,或者填一份繁琐的报表,你都要在这样的事情面前,学会调适自己的内心。少一些抱怨,多一些自省;少一份烦躁,多一份从容。一切磨砺都是你修行的助缘。
在本书中,一行禅师将指引你在工作的重压下磨炼自己的心性,提高自己的人格,最终使自己的工作、事业在平和喜乐中获得成功。
翻开本书,跟随一行禅师的脚步,和繁重的工作一起修行,平和喜乐地成就事业。
【作者简介】
一行禅师,当今世上最有影响力的禅宗僧人,1926年生于越南,16岁出家。1960年代,得到普林斯顿大学支持,赴美国学习,先后在康奈尔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讲授佛法。一生传播贴近普通人的“生活佛法”,传递正念生活之道,同时宣扬非暴力的和平理念。
1967年,一行禅师被黑人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提名为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
1973年,越南政府取消他的护照,拒绝让他回到越南,一行禅师流亡到法国。
1982年,一行禅师在法国南部建立“梅村”禅修道场,近30年来,在欧洲和北美也建立了许多“正念静修中心”,其著作也已被翻译成四十多个国家的文字,使佛教在西方世界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目录节选】
第一章 和繁重的工作一起修行 /1
将工作当作正念的修行 /5
爱生活,也爱工作 /9
第二章–一天的开始 /13
苏醒/15
立愿/17
着衣/20
刷牙/22
早餐/24
五观/27
出门/28
路上/31
第三章 在工作中修习正念 /35
观呼吸 /40
找到一处呼吸的空间 /44
放松的正念之铃 /45
享受坐着的感觉 /47
安坐在当下 /49
正念行走 /52
行禅的修习 /55
正念饮食 /59
洗手间静修 /62
电话禅修 /63 ……
第四章 回家之后的放松 /109
我已到了,我到家了 /111
回归我们自己 /113
活在当下 /115
给呼吸一个空间 /118
共修打坐,能生发我们的快乐 /119
做家务也是喜乐 /121
第五章 平和喜乐地成就事业 /125
职场的三种权力 /130
三种权力在工作中的运用 /135
追求快乐,也追求利益 /138
管理者应以慈悲之心待人 /140
五正念修习 /142
五正念修习的详释 /144 ……
第六章 工作减压二十八法 /173
【精彩书摘】
观呼吸
观呼吸——觉知入息与出息,并在气流出入身体的同时随息——带给我们平和与和谐的感受。这样一种能量,在它渗透进入我们身体时,能够带给我们极大的利益。无论是躺着、坐着抑或是站着,修习观呼吸,我们身心的压力、冲突与紧张将会被慢慢释放。
我们都希望自己可以得闲安坐下来,体会没有什么要做而来的静止。然而,如果真有这个时间,我们是否就真的能够端坐下来享受这份宁静呢?恐怕很多人都做不到。我们时常抱怨自己没时间休息,不能享受独自静处的感觉,但这是因为我们惯性地总是在做不同的事情。静止,不做什么,我们缺乏这样的能力。相反,我们都是工作狂,一刻都闲不下来,总是需要找些事做。哪怕获得了稀有的一刻空闲,我们也总是在办公桌前打电话或者是在上网。
无论身居何处,如果得以偷得一刻安闲坐下来,就当享受那一刻,享受没有什么要做,仅仅只是享受你的呼吸。当然,观呼吸的修习并不要求你一定坐着。可能你在上班,正在排队等待影印东西,或等待与同事谈话;可能你外出正在吃午饭,或在等待一杯茶或是一杯咖啡。无论身处何地,你都可以修习观呼吸,享受自我,享受周围人与你的同在。
入息时,如果投入完全的注意,你就变成了入息。觉知入息并专注在此,你和你的入息就合二为一,融为一体。不要认为这很困难或者麻烦。入息可以非常喜人。入息时,你知道自己还活着,这让你感到欣悦。呼吸是生命的本质,如果没有呼吸,我们将不过是一具没有生命的躯壳。借着观呼吸的修习,我们觉知到自己的生命活力,这带来了广大的喜悦。当你习惯于这个修习,每次回到呼吸时觉察自然生起。不要刻意呼吸,让呼吸自然地进行。顺从入息,随它而去,长或是短,疾或者徐,深抑或浅,都无所谓,唯独只是觉知它。呼吸时,你可以这样默念:
入息,我觉知我的入息。
出息,我觉知我的出息。
入息,我觉知我的身体。
出息,我释放身体的紧张。
不要干扰你的呼吸。仅仅只是觉知它,并且随顺入息出息的整个过程。觉知呼吸时,我们的思考也自然停止了。停止思考对我们非常有帮助。专注于呼吸,我们就不再忧虑过去的烦恼和未来的不确定。然而如果你时时被思考所绑缚,那么不久你就会精疲力竭,再没有余力让自己真正地活在当下。不要去想你的计划,问题不可能通过纯粹的思考得以解决。我们的修习是不去思考,这是修行取得成果的秘诀。不要试图用头脑去思考来寻找答案。我们只是种下一颗种子,然后让它在地下慢慢生长。等待成熟的那一天,答案自然就会出现。若能专注当下,休息时间也可以具有非常大的生产力。如果能如此,我们就不会受焦虑、压力和抑郁情绪的痛苦折磨。
如果把注意力完全放在呼吸上,你便可以相当自然地停止连串的思考。仅仅几次出入息的练习,呼吸质量就能获得提高。不管是躺卧着、坐着还是行走当中,你的呼吸会变得更加深入、更加平缓、更加和谐与平和。正念下仅仅几次呼吸,我们就会变得自由,放松自己,并释放掉身体与心灵的紧张与不安。
像这样全然地觉知呼吸,就是正念。观呼吸让我们深入看到此时此地的一切,让我们感触到生命的奇迹,如此能够让自己足够坚强和明澈,以应对工作中遇到的艰难困境。
免责声明:
1.来源未注明“佛教在线”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佛教在线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在线”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在线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相关新闻
投稿:010-85285027 信箱:(国内) (国际) QQ:2326936829
传真:010-51662115转8013 客服信箱: 客服电话:400-706-8559 客服QQ:847698935 在线留言
吉祥宝塔迎请:15117935615 010-51662115转8026 010-51656995
祈福 佛教在线(www.fjnet.com)网络联系人:子桑 联系电话:010-85285027
办公地址:北京朝阳区外馆斜街甲1号泰利明苑 邮编:100011 乘车路线及地图
网站地图 义工报名 QQ:847698935 QQ群:21264446 招聘 技术支持:010-51662115转8023
京ICP证020416号-1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359号
Copyright ©1996-2012 佛教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