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修行止偏法要》—印祖教你如何防止修行出偏差
【基本信息】
作 者:印光 著
出 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3-1
ISBN:9787511720368
【编辑推荐】
1.印光大师,文字三昧,真今日群盲之眼也!
2.印光大师尽毕生精力,力弘净土、密护诸宗,导一切人回归净土,了脱生死!
3.本书辑录《印光法师文钞》而成,以期绍述祖德,普济于末世也!
【内容推荐】
《佛法修行止偏法要》为了纠正学人追求神通,执着妄想,误入歧途的毛病,本书摘录了《印光法师文钞》中防止修行出现偏差的内容,让学人增加识别能力,不要被社会上种种邪说、神棍所误导,对当下的现实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节选《楞严经》中的五十种阴魔境作为参照标准,说明凡有执着皆是虚妄,告诫大家不要追求虚幻的东西,实在做好自己的本分才是最重要的。
【作者简介】
印光法师(1861(辛酉年)—1940(庚辰年)),即释印光,法名圣量,字印光,自称常惭愧僧,又因仰慕佛教净土宗开山祖师—当年在庐山修行的慧远大师,故又号继庐行者,民国四大高僧之一(虚云,太虚,印光,弘一)。大师俗姓赵,名丹桂,字绍伊,号子任。陕西郃阳(今合阳)路井镇赤东村人。大师振兴佛教尤其是净土宗居功至伟,是对中国近代佛教影响最深远的人物之一。大师在佛教徒中威望极高,与近代高僧虚云、太虚、谛闲等大师均为好友,弘一大师更是拜其为师,其在当代净土宗信众中的地位至今无人能及。
【目录节选】
越分欲得为堕落魔外之本
急欲见佛易著魔
念佛发光乃属魔境
境界现前莫失正念
勿慕见境
求感通为修行大障
不可妄欲得道得神通等
不可舍持名而修观法
念佛三昧不易得
勿欲急得一心不乱
冀胜境界最易著魔
心空境寂时,何境界之有
魔境胜境之分别
不可著外境相
见善恶境界如何对待
【精彩导读】
序言
印光法师(1861~1940),即释印光,法名圣量,字印光,自称常惭愧僧。大师俗姓赵,名丹桂,字绍伊。陕西郃阳(今合阳)人。
印光大师早年遍参南北众多丛林,更在普陀山法雨寺藏经楼闭关阅藏数十载,深入念佛三昧,彻悟自心、圆悟藏性而专修净土。又创弘化社,广弘法化。办灵岩山净土念佛道场,为末法十方伽蓝之表率。其文字般若,更度众生无以计数。道风所播,遐迩景从,法化广被,名遍远近,仍粗衣淡饭,不登大坐,不打经忏佛事,远离名闻利养。不离因果,不谈玄妙,倡导老实念佛。所有供养亦捐善举,慈善救济,资助流通法宝数百万册。临终预知时至,领众念佛,跏趺而坐,含笑往生。荼毗后,示现舍利无数。大师振兴佛教尤其是净土宗,居功至伟,对中国近代佛教有极其深远的影响,圆寂后被尊为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大师在佛教界威望极高,弘一大师(李叔同)更是拜其为师并赞曰:“大德如印光法师者,三百年来,一人而已。”
印光大师所处的年代离我们较近,对现代社会众生的根性和情况最为了解。留下的《印光法师文钞》等著作,被誉为“小三藏”,实为末法之慈航,暗夜之明灯,是现代众生修习佛法的最佳指南。所以本书摘录了《印光法师文钞》中的相关部分,作为现代人防止修行出偏的参照。由于大师文章中的这部分内容有很多地方是以《楞严经》作为依据,所以本书将《楞严经》五十种阴魔境作为佛的圣言量的参照标准附在书后。
免责声明:
1.来源未注明“佛教在线”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佛教在线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在线”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在线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相关新闻
投稿:010-85285027 信箱:(国内) (国际) QQ:2326936829
传真:010-51662115转8013 客服信箱: 客服电话:400-706-8559 客服QQ:847698935 在线留言
吉祥宝塔迎请:15117935615 010-51662115转8026 010-51656995
祈福 佛教在线(www.fjnet.com)网络联系人:子桑 联系电话:010-85285027
办公地址:北京朝阳区外馆斜街甲1号泰利明苑 邮编:100011 乘车路线及地图
网站地图 义工报名 QQ:847698935 QQ群:21264446 招聘 技术支持:010-51662115转8023
京ICP证020416号-1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359号
Copyright ©1996-2012 佛教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