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首由德国诗人海涅(1791—1856)作词、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1809—1847)谱曲的在世界范围内至今广为流传的歌,叫《乘着歌声的翅膀》(Auf Flt geln des Gesanges),歌词的中文大意是这样的:
乘着这歌声的翅膀
亲爱的随我前往
去到那恒河的岸边
最美丽的地方
那花园里开满了红花
月亮在放射光辉
玉莲花在那儿等待
等她的小妹妹
紫罗兰微笑地耳语
仰望着明亮星星
玫瑰花悄悄地讲着
好芬芳的心情
那温柔而可爱的羚羊
跳过来细心倾听
远处那圣河的波涛
发出了喧啸声
我要和你双双降落
在那边椰子林中
享受着爱情和安静
做甜美幸福的梦
虽然从字面上看,这显然是一首典型的浪漫情歌,一对情人“乘着这歌声的翅膀”,“去到那恒河的岸边最美丽的地方”,“双双降落在那边椰子林中,享受着爱情的安静,做甜美幸福的梦”,但是由于受职业习惯的影响,歌中的“叵河”却使从事佛教研究的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佛教。因为,虽然在这首歌中恒河是爱情的象征,但是在文化史上恒河更多地是象征着佛教,一如黄河之象征儒学。既然爱情可以“乘着这歌声的翅膀”而实现情人双双“去到那恒河的岸边最美丽的地方”的理想,那么佛教是不是也可以乘着什么“翅膀”而达到一种理想的境界呢?天台宗的创始人智颤(538—597)曾在《童蒙止观》中说“止”和“观”对于佛教修行来说就如“车之双轮,鸟之两翼”,这“鸟之两翼”不就是的翅膀吗?在历史上,天台宗就是乘着“止”和“观”这两扇“翅膀”而发展起来并渐入佳境成一显赫宗派的,那么在当代,“人间佛教”又该乘着什么样的“翅膀”或者说藉着什么样的渠道、力量或资源来求得发展以达到一种新的理想的境界呢?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本文仿照《乘着歌声的翅膀》而以《乘着“宗派佛教”的翅膀》为题,并在这个十有八九会被视为噱头的题目下试着来探讨当代“人间佛教”思想的发展之道,其主要观点是,当代“人间佛教”应该充分借助中国佛教史上丰富的“宗派佛教”思想资源或者说以“宗派佛教”为“翅膀”来获得“超升”从而达到其在当代甚至中国佛教史上的一个新高度,就象“去到那恒河的岸边最美丽的地方”一样地去到当代佛教“最美丽的地方”。为了避免读者诸君在进入正文之前很可能会产生的一个先入为主的误解,我这里先要声名,所谓“人间佛教”借助“宗派佛教”的思想资源或以“宗派佛教”为“翅膀”来获得“超升”,并非是指要把“人间佛教”营造成一个佛教宗派,而是指“人间佛教”在当代中国的发展要以“宗派佛教”为其后盾,只有具备了“宗派佛教”的思想底蕴,“人间佛教”才能求得其在当代中国更上一层楼的发展。
免责声明:
1.来源未注明“佛教在线”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佛教在线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在线”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在线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相关新闻
投稿:010-85285027 信箱:(国内) (国际) QQ:2326936829
传真:010-51662115转8013 客服信箱: 客服电话:400-706-8559 客服QQ:847698935 在线留言
吉祥宝塔迎请:15117935615 010-51662115转8026 010-51656995
祈福 佛教在线(www.fjnet.com)网络联系人:子桑 联系电话:010-85285027
办公地址:北京朝阳区外馆斜街甲1号泰利明苑 邮编:100011 乘车路线及地图
网站地图 义工报名 QQ:847698935 QQ群:21264446 招聘 技术支持:010-51662115转8023
京ICP证020416号-1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359号
Copyright ©1996-2012 佛教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