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欵】
《序论》[1]:“是知候律以归化,饮泽而来宾,越重险而欵玉门,贡方奇而拜绛阙者,盖难得而言焉。”
《校注》第46页[2]:“《中本》欵作疑。向达云:‘蒋礼鸿《敦煌变文字义通释》二二六页欵玉门作疑玉门,谓即度过玉门之意。’按文义自以欵为长。‘疑’有度义,尚待他证,录之以备一说。”
启涛按:向达、蒋礼鸿等先生的说法肯定是错误的,“欵”不应改字,“欵”即款,《字汇·欠部》:“欵,俗款字。”“款”即至。《文选·张衡〈西京赋〉》:“掩長楊而聯五柞,繞黄山而款牛首。”薛综注:“款,至也。”南朝梁沈约《郊居赋》:“路縈吴而款越。”所以《校注》之“‘疑’有度义,尚待他证,录之以备一说”可删。
【戍人】
《序论》:“虽戎人同贯,而族类群分,画界封疆,大率土著。”
《校注》第46页:“《宋本》、《明南本》戎作戍,疑是戎之损坏。”
启涛按:作“戍”为当,“戍人”即古代守边官兵的通称。《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受牒而退”孔颖达疏:“于时号令输王粟,具戍人。宋之所出人、粟之数,书之于牒。”《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趙簡子令諸侯之大夫,輸王粟,具戍人。”北齐颜之推《从周入齐夜度砥柱》诗:“馬色迷關吏,雞鳴起戍人。”唐马戴《别灵武令狐校书》诗:“雁池戎馬飲,鵰帳戍人過。”
【噍类】
卷一《屈支国》“大龙池及金花王”:“王乃引搆突厥,杀此城人,少长俱戮,略无噍类。城今荒芜,人烟断绝。”
《校注》第58页:“《敦甲本》脱无噍二字。”又:“《珠林》十一引噍类作‘遗类’。”
启涛按:作“噍类”为当。“噍类”即指活着的人。《汉书·高帝纪上》:“ 項羽爲人慓悍禍賊,嘗攻襄城,襄城無噍類,所過無不殘滅。”颜师古注引如淳曰:“無復有活而噍食者也。青州俗呼無孑遺爲無噍類。”唐张九龄《敕西州都督张待宾书》:“向使甲戈有預,士卒且强,躡彼歸途,可無噍類!”
免责声明:
1.来源未注明“佛教在线”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佛教在线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在线”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在线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相关新闻
投稿:010-85285027 信箱:(国内) (国际) QQ:2326936829
传真:010-51662115转8013 客服信箱: 客服电话:400-706-8559 客服QQ:847698935 在线留言
吉祥宝塔迎请:15117935615 010-51662115转8026 010-51656995
祈福 佛教在线(www.fjnet.com)网络联系人:子桑 联系电话:010-85285027
办公地址:北京朝阳区外馆斜街甲1号泰利明苑 邮编:100011 乘车路线及地图
网站地图 义工报名 QQ:847698935 QQ群:21264446 招聘 技术支持:010-51662115转8023
京ICP证020416号-1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359号
Copyright ©1996-2012 佛教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