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木扬·凯朝,蒙古族,汉名:吴宝全,1963年生人,文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教育部:全国民族教育专业委员会专家。1990年毕业于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并任教于北京雍和宫佛学院。曾留学日本11年,在爱知学院大学著名学者前田惠学教授座下攻读硕士、博士课程,掌握佛教相关六种语言:汉语、日语、蒙古语、藏语、巴利文、梵文,主要研究原始佛教、蒙藏佛教、中日禅宗、净土宗、密宗。出版《蒙古佛教的研究》(日文)、《中国蒙古族地区佛教文化》、《内蒙古佛教与寺院教育》、《蒙古地区的净土思想》(日文)等专著及《藏汉蒙佛教日诵》、《藏汉蒙对照无上瑜伽部大威德金刚十三尊成就仪轨》等多部藏汉蒙日译著,在《世界宗教研究》《世界宗教文化》《中国藏学》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人生旅途、行学并进--嘉木扬·凯朝先生自撰
乘改革东风至京城雍和宫,
于皇家寺院悟佛陀之真谛;
赴东瀛留学研佛法与交流,
得深见广行诸恩师和大德。
凯旋中土研习佛教之学问,
著书立说翻译经论报国恩。
如梦如幻度四十余载年月,
家国情怀再展宏图积功德。
1981年5月18日农历四月十五日,恰逢佛陀诞生日和“世界佛陀日”(Buddhajayanti)。我们一行远离家乡来到北京雍和宫。一进入佛门,从法轮殿传来众僧诵经的法音,再步入法轮殿,得闻高全寿住持威武庄严和根顿老喇嘛洪亮清远的梵韵法音,有生以来第一次感到法喜充满、佛法殊胜。忆往昔,图老师传授经论的风范历历在目,我自此跟随诸善知识学修佛法,走上培养慈悲和长养智慧的人生觉悟之旅。期间我努力寻求做人做事的原则和广结善缘成就善业的真谛,树立爱国爱教庄严国土的理想,并发下深研佛法留学探求的愿望,精进于学修一体悲智双运的法海,用坚持一日不做一日不食的人生理念来念恩感恩回报社会。人生旅途得遇贵人相助,我这样勉励自己:人身难得,老实做人,助人为乐,埋头苦干,认识自己,奉献社会,感恩他人,从我做起。勇猛精进,与乐人天。
恩师丹迥·冉纳班杂活佛恩师教导广学经律论,普度生语言亦须精;
通达汉言可结大众缘,翻译经典自利利他行。
恩师开示学佛先拜师,引见夏仲活佛缘起程;
各派大德传授诸显密,班禅大师传法亦灌顶。
恩师启迪留学利互鉴,遣吾过海求法至东瀛;原始佛教须学巴利语,前田师教佛理心亦明。
恩师启示回国报众恩,推荐社科学术迎惠风;
继往开来译经又著书,吾之成就师尊大德功。
祈请恩师慈悲乘愿来,结缘世间僧俗诸众生;
观照有情同证菩提觉;人天欢喜再上新征程。
1988年,我有缘进入中国藏语系佛学院学习,拜内蒙古阿拉善度母寺的夏仲活佛为师,一对一学习《菩提道次第中论》和《缘起赞》;从十世班禅大师和藏传佛教各派大活佛获得显密传承和灌顶。1993年,丹迥活佛推荐我赴日本留学、深造,在日本爱知学院大学跟随前田惠学教授学习原始佛教等课程。2001年完成学业,获博士学位后回国工作。我能够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也是有活佛推荐之功,获得了工作岗位,心安住下来,从事和佛教艺术研究工作,为繁荣社会科学贡献着自己的所学。回想我走过的人生路,我的一切与恩师丹迥·冉纳班杂活佛的亲切关怀与迷津指点分不开的。尊师,是我人生旅途的大恩人。佛度有缘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也是恩师度化之人。
佛寺瑞应佛陀塔,成吉思汗蒙古贞;
蒙医蒙药发祥地,万马奔腾飘祥云。
2019年8月10日国际马头琴大师齐宝力高先生,回娘家蒙古贞,为佛寺那达慕大会献演万马奔腾!
嘉木扬·凯朝者,汉名吴宝全,蒙古族人氏,癸卯年生于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生而翘楚,岁次辛酉,年十八,于北京雍和宫皇家寺院求真谛,初闻梵音,心生震撼,再闻法语,欢喜充满,得未曾有。而后发大愿,养慈悲,长智慧,求觉悟,广结善缘,爱国爱教,学修并进,负笈东行,深研佛法,深见广行,积累资粮,克己自律,遵一日不做一日不食之古训,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勇猛精进,利乐人天。
硕士博士进而博士后,德行日增,学问日长,未尝惑于欲,未尝失其诚,心怀报国志,感念故土恩,遂凯旋。仲尼曰:“吾欲仁,斯仁至矣。”所谓志能动气也。阳明曰:“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所谓志之斯成也。濂溪曰:“志伊尹之所志,学颜子之所学。”所谓志立而学半。学也者,心之清天者,性之白日也。清天白日,无物不照。君子之心廓然大公,物来顺应,应而不染,公而后能明,明而后能应,应而后能见,见而后能定,定而后能率,性情如初,著书立说译经论,如梦如幻四十载。
《遗教经》云:“制心一处,无事不办。”是故变化气质,修齐治平。世出世间,兆民轮转,亿物生灭,万事起落。入世固有事,出世非无事,千古圣人其有事耶?其无事耶?必有事焉,勿忘勿助。入世以问学为要,以建功为大。出世以修道为要,以积德为大。建入世之功,积出世之德,修出世之道,问入世之学,再展宏图为有情也。
道有深浅之分,器有大小之量,用有远近之限。生百年之身易,立千秋之德难,行万世之道尤难。师尝自勉曰:人身难得,老实做人,助人为乐,埋头苦干,认识自己,感恩他人,从我做起,奉献社会。天地不过一气卷舒耳,流转则方所现,归真则光阴泯。噫,天地何曾为一人而卷舒邪?是天地本无卷舒,而人见之,以为有卷舒也。故圣凡之性同,贤愚之气异,去浊存清,离染趋净,可以超凡入圣。
发善心,行善事,接善物,善心能转逆境,顺境复生善心,心境一也。种善因,结善缘,得善果,种果一也。然则为善是工夫,炼心是路径,尽性是主意。践形以趋净土,炼心以清蔽障,尽性以登彼岸,自外而内,渐修渐证。外境指点内心,心一境性;内诚修正外邪,成己成物。践形则无欲,炼心则无物,尽性则无我。心之灵明,足以知性。形之限量,足以尽性。师,心无量,器无量,功德无量!
2019年07月08日,于青海,张倩(博士后)
图老师与承德普宁寺王管家、日本学者和嘉木扬.凯朝
日本导师前田惠学教授与嘉木扬.凯朝
日本佛教代表团访问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
从斯里兰卡迎请佛陀舍利与瑞应寺活佛、凯朝
凯朝参加五台山论坛
佛教古籍学术会议梵典宫
第1届一带一路与亚洲佛教文化论坛
凯朝访问蒙古国
韩国佛教代表团访问雍和宫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雍和宫访问日本
与孟加拉僧王
在日本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在尼泊尔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
访问布里亚特佛教文化,于旃檀佛寺
嘉木扬·凯朝著作
免责声明:
1.来源未注明“佛教在线”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佛教在线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在线”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在线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相关新闻
投稿:010-85285027 信箱:(国内) (国际) QQ:2326936829
传真:010-51662115转8013 客服信箱: 客服电话:400-706-8559 客服QQ:847698935 在线留言
吉祥宝塔迎请:15117935615 010-51662115转8026 010-51656995
祈福 佛教在线(www.fjnet.com)网络联系人:子桑 联系电话:010-85285027
办公地址:北京朝阳区外馆斜街甲1号泰利明苑 邮编:100011 乘车路线及地图
网站地图 义工报名 QQ:847698935 QQ群:21264446 招聘 技术支持:010-51662115转8023
京ICP证020416号-1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359号
Copyright ©1996-2012 佛教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