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在线台湾讯 由台湾中华佛教居士会、中华维鬘学会与财团法人台北市艋舺龙山寺共同主办的“2012生命关怀”系列讲座—“《维摩诘经》的生命意义与关怀”于2012年4月15日上午9时在板桥龙山寺文化广场7楼大会堂正式开讲。此次讲座由台湾中华佛教居士会副理事长暨中华维鬘学会理事长郑振煌教授主讲。
本讲座突破讲经传统,先以舞台剧演绎每一品的内容,表演者皆是志工,但认真讨论剧本,期以活泼生动的表演,让学员能初步了解,再请郑振煌教授深入讲解经义,加深印象,更明白此经精华之处。
<释经题>,经题是一部经典的重点,能令人了解整部经的要义。郑振煌教授解释梵文经名:“随音声呼召物体,使人闻其名而心中浮现物体之相,能令人生起觉慧。”《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六云:“菩萨依四寻思观,得四如实智。愚夫于名、事起分别杂染。”《维摩诘所说经》简称《维摩诘经》、《维摩经》,或称《不可思议解脱经》、《净名经》,以辩论的方式来详细说明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在教义上的分别。《维摩诘经》解说诸法实相,以严土熟生为修因,圆满菩提、究竟佛果为归趣。以不思议人,说不思议法,真心为体,诸德为相,神通为用,任运无碍,自在度化众生。本经直率幽默,动静不二,真妄不二,不二法门深深影响禅宗“不二”思想。
教授上午无休息片刻,只期学员能明白经名之重要性,直入佛慧,不迂曲,直登门室。
下午2时,继续课程,<佛国品第一>,菩萨以清净心度化众生、为饶益众生而取佛国,修行即在转分别心为平等心,土由心生,深心清净则能见佛土清净,生命的意义就在熟生严土,净土之行功德圆满。
郑振煌教授深入经藏,圆通义理,善用譬喻,由浅入深,一探堂奥,精彩绝伦。
免责声明:
1.来源未注明“佛教在线”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佛教在线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在线”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在线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相关新闻
投稿:010-85285027 信箱:(国内) (国际) QQ:2326936829
传真:010-51662115转8013 客服信箱: 客服电话:400-706-8559 客服QQ:847698935 在线留言
吉祥宝塔迎请:15117935615 010-51662115转8026 010-51656995
祈福 佛教在线(www.fjnet.com)网络联系人:子桑 联系电话:010-85285027
办公地址:北京朝阳区外馆斜街甲1号泰利明苑 邮编:100011 乘车路线及地图
网站地图 义工报名 QQ:847698935 QQ群:21264446 招聘 技术支持:010-51662115转8023
京ICP证020416号-1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359号
Copyright ©1996-2012 佛教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