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岁首,人们争相往寺院宫观烧香祈福,以博得好运。初一凌晨,各地更有“烧头香”的习俗。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富足,对幸福追求的意愿更强,于是初一烧香的人群与密度也在急剧上升。凌晨寒风中,寺宇庙观内,香客们列队数百米,摩肩接踵,几乎无插足之地,而某寺初一一天的焚烧的香灰即有两吨多。更有寺院将烧“头香”的机会标价售卖,出现顷刻卖空的“旺相”。
“头香”又称“头炉香”、“子时香”,就是过了除夕零点,初一子时去烧的新年第一炉香。同时,因为初一去寺院烧香的人很多,第一个烧的香被称为“头香”。“头香”也包含第三层意思,就是古代的香客为了烧香,舟车劳顿,跋山涉水,到寺院的第一件事就是烧香。综合起来看,“头香”主要指大年初一去烧的香,对个人而言是新年的第一炉香,而最先烧的那个人,则被视为真正的“头香”。
“烧头香”寄托着祈求新年好运的心愿,真正烧到第一炉香的人则被视为尤其幸运,新的一年将会福星高照,吉庆相随。
“烧头香”这一民间习俗在各地都有,自何时形成,很难稽考。据一些笔记小说的记载,至少在宋代,这一风习已经很盛行了。如《东京梦华录》就有记载。
从佛教信仰看,“头香”一说并没有确切的典籍依据。一般的寺院,会在初一早上举行斋天的仪式,即以供奉护世四大天王及诸佛菩萨来祈求国土清宁,风调雨顺,人民康乐,佛法昌盛。同时,寺院还会在新年举行诸如撞钟、斋僧以及一些法会等活动,来祈求祯祥,化解灾祸。到寺院进香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而且其含义也只是供养佛菩萨的形式之一——香供养。佛教供养的真意,在于供养者内心的虔诚恭敬,尤其能以佛陀教导为指导止恶行善,这才是福祸的关键。
与民间信仰神祇降福致灾不同,佛菩萨固然有神异的加持力,但这种感应仅仅是对善恶因果显现的一种辅助,而不是主宰。同时,佛教以平等大悲为根本主旨,也不会有因为烧香次序的早晚而有“赐福”不同的区别。
到了春节,为顺应民俗,一些寺院会针对信众的需要开展一些进香供养等等形式不同的祈福活动,这是一种顺俗的方便,也是一种接引的善巧,希望大家能正确理解,理性对待。(文:立衡)
免责声明:
1.来源未注明“佛教在线”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佛教在线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在线”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在线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相关新闻
投稿:010-85285027 信箱:(国内) (国际) QQ:2326936829
传真:010-51662115转8013 客服信箱: 客服电话:400-706-8559 客服QQ:847698935 在线留言
吉祥宝塔迎请:15117935615 010-51662115转8026 010-51656995
祈福 佛教在线(www.fjnet.com)网络联系人:子桑 联系电话:010-85285027
办公地址:北京朝阳区外馆斜街甲1号泰利明苑 邮编:100011 乘车路线及地图
网站地图 义工报名 QQ:847698935 QQ群:21264446 招聘 技术支持:010-51662115转8023
京ICP证020416号-1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359号
Copyright ©1996-2012 佛教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