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有没有意识到,实际上人的所有行为都围绕着追求快乐和远离痛苦展开,这种离苦得乐的本能驱动着人们去行动。那么,为何会苦?如何得乐?
有爱就有苦,苦从爱生。邻家孩子考试不及格,顶多安慰一下,自己的孩子考差了,就气急败坏,忧心忡忡,因为有“爱”;当被别人夸赞时,心里很舒服,别人批评自己时,心里就很不高兴,这是因为“爱”虚荣。爱的对象可以是任何事物,只要有爱就会痛苦。
求取所爱事物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苦。考试成绩排名、股市行情的涨跌、想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买一辆车结束挤公交的辛苦、从试用转为正式员工、茫茫人海里寻找一个可靠的感情归宿……有哪一件事不让自己绞尽脑汁,同时伴随着心情的起起落落?而努力并非总有结果,苦在“爱”而不得时。在生活的压力下,内心渴望顺境却遭受沉重打击的滋味只有自己最清楚。
“爱”也是有条件的,如果条件改变,事物就变得不可爱,为了长久拥有这份快乐就必须花心思“守护”。然而,不管怎样“守护”,我们所爱的一切都会改变、消失,“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月有阴晴月缺,此事古难全”,这是铁的规律。这就注定有“爱”带来的“失坏”之苦和“忆念”之苦。身体有“失坏”,青春不再,身体日渐衰老,健康每况愈下。人事在改变,曾经辉煌的事业陷入低谷,四年的大学同窗各奔东西,童年的快乐情景已成昨梦,亲人永远离开我们……这些事物给过我们快乐,怎能不让人怀念呢?从追忆回到现实,内心更增凄苦。
“爱”产生——追求“爱”——得到“爱”——失去“爱”,然后发起新一轮的对“爱”的追逐,最终又失去“爱”,生活就是这种公式的不断重复。人们认为快乐就是拥有喜爱的事物,而事实恰恰相反,有爱就有痛苦。如果谁说他现在苦,那肯定是他“爱”上了某样东西。
什么人会比较快乐?欲望淡泊的人比较快乐,不必家藏万卷丹青,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超然的人比较快乐。别人给近现代高僧弘一法师做菜时,菜咸了,弘一法师说:“很好。咸有咸的味道。”淡了,他说:“很好。淡有淡的味道。”利他心强的人比较快乐,爱与不爱是根据自己的利益判别出来的。总考虑自己的感受就经常有苦,一心想着别人的人就把自己放下了,从别人的快乐中获得了无害的快乐。(文章来源于《生命时报——人民网》,作者学诚法师)
免责声明:
1.来源未注明“佛教在线”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佛教在线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在线”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在线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相关新闻
投稿:010-85285027 信箱:(国内) (国际) QQ:2326936829
传真:010-51662115转8013 客服信箱: 客服电话:400-706-8559 客服QQ:847698935 在线留言
吉祥宝塔迎请:15117935615 010-51662115转8026 010-51656995
祈福 佛教在线(www.fjnet.com)网络联系人:子桑 联系电话:010-85285027
办公地址:北京朝阳区外馆斜街甲1号泰利明苑 邮编:100011 乘车路线及地图
网站地图 义工报名 QQ:847698935 QQ群:21264446 招聘 技术支持:010-51662115转8023
京ICP证020416号-1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359号
Copyright ©1996-2012 佛教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