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VIP 会员
会员中心
佛门祈愿 福满人间:
《来自佛门的吉祥祝福》祈福珍藏册 迎请电话:010-51656995、 010-51385788;QQ:179518763;邮箱:qf@fjnet.com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地图
middle_nav_logol.gif
您目前的位置:佛教在线>首页 > 精品博文 > 博文内容

本性法师:敬畏生命

2015年09月24日 09:55:00 本性法师博客 点击:0

如果说,上帝死了,但上帝创造的人,还活着。

为此,人生,要有敬畏。

尽管,敬畏的对象不同。

有人敬畏信仰,有人敬畏权势,有人敬畏财富,有人甚至敬畏异性,而我,则敬畏生命。

我们全是短命的人,回忆者与被回忆者都一样。哲人们这么说。为此,我们对生命,无法因之而傲慢,也无法为之挥霍。

是的,生命很短。

但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无物可比伦。

佛教说:生命之长,呼吸间。但生命之大,天地间。人生难得,佛法难闻,名师难遇,中国难生。在这,人生能得,就是莫大的殊胜。因为人生的殊胜,所以,佛教的第一戒,便是戒杀,禁戒虐待杀害生命。为什么提倡慈悲、素食,反对堕胎,临终关怀,其根本精神就在于要我们善待保护生命。

于佛教,生命的本质是决然不同于一般事物的。在这,生命是有情物,具佛性,会轮回,可提升,甚至成佛。因此,伤害生命,即伤害圣贤。生命的高度,高至无以复加。

欧阳修有曰:生而为英,死而为灵。

在这,生命,不仅得到现世的肯定,而且,死后,亦得到尊崇。

为此,我敬畏生命。

我的敬畏,不仅他人,也包括自己。

曾经,有人骂对手,说要如臭虫一般,捏死他。我听了,就很伤感,而且愤怒:生命如花,怎可说捏就捏,龙是命,蛇也是命,臭虫又有何不同。

我是一个弱小的人。对我来说,一直以来,我的生命只是脉搏!出生时瘦小,据说,甚至,不会啼哭;初长时,老是生病;好不容易熬到少年,可以读书见人了,却又胆小胆怯,动不动,时不时,心跳脸红的。及至青壮年,又无所事事,一心止栖空门。而今,我又老了,灰发顿生。只能,与世无争,豆瓣青菜,聊以活命。但我,还是学会了喜欢自己、珍爱自己,还是贪生怕死,惜生避死,一幅好死不如赖活之相。为什么?就因为,我想,生命来自父母,来自天地,凡圣有别,但本质一如,是天地之心,是宇宙之灵,我没有理由轻视,我更没有理由舍弃。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我要生,我为什么要别人死。

由是,我敬畏自己,也敬畏他人。

生命珍贵、崇高。

但不意味,生命没有苦难,生命没有劫厄。

鱼生于水,草死于土,生命如我,生活于这个世界。佛教说,这是个火宅,欲火熊熊,这是个浊世,浊水横流。生命的莲花,时刻遭遇着骤雨暴风。我这样,我的同修们这样,大家都一样。因此,我特别喜欢一句话:生命是一条艰险的峡谷,勇敢者才能通过。是啊,梅花如果畏寒,就不会在冬天里绽放!生命,虽然会经常遭遇人生的寒流,但我不会因此万念俱灰,或坦然漠视。

也许,因缘使然。

近年,我们面对着诸多漠视生命的事件,他们暴力于现实世界或虚拟空间,划破生命的底线!这有枝叶的原因,更有根茎之源,这直接冲击着人类对生命的共识,将扯断生命的生存之弦。

2013年4月,一位同学加舍友,一人门外敲门,另一人门内玩游戏,游戏者沉迷于游戏,敲门者生气于敲门,门开一旦,相见眼红,其中一方,拔刀相向,一死一生,阴阳从此两隔。

同一年的7月,一位男人与一位女人,不为爱情,也不为金钱,更不为政治与权势,就因停车小事,发生争执,气愤的男人,就将女人两岁的幼儿,高高举起重重摔下,可怜一命,呜呼哀哉。为此,肇事者自己也付出了沉重的生命代价。

古人说: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取义。

他们舍生了,但取义了吗?

又有人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他们,二者皆可抛,但为了自由故了吗?

是的,我们只有献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或者说,得其志,虽死犹生,但我们岂能以此方式,无谓地牺牲,甚至,罪恶地付出。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三万六千日,夜夜当秉烛。

在此,凑合这本不相干的前后两段句子,我只是想说明: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了解生命与热爱生命的人——说这句话的,不是我,他是罗曼罗兰。

关爱生命,维护生命,敬畏生命,感悟生命,我感恩她着!

那么,漠视生命,甚至仇恨生命的,我们还要容忍多久!(文章来源于本性法师博客,作者本性法师)

欢迎投稿:

Email: news@fjnet.com(国内)  fo84000@gmail.com(国际)     在线提交
QQ:983700265    电话:010-51662115转8005      论坛投稿

免责声明:

1.来源未注明“佛教在线”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佛教在线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在线”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在线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要 闻

更多>>

投稿:010-85285027   信箱:(国内)  (国际)   QQ:2326936829

传真:010-51662115转8013    客服信箱:   客服电话:400-706-8559   客服QQ:847698935   在线留言   

吉祥宝塔迎请:15117935615   010-51662115转8026  010-51656995

祈福   佛教在线(www.fjnet.com)网络联系人:子桑   联系电话:010-85285027

办公地址:北京朝阳区外馆斜街甲1号泰利明苑  邮编:100011  乘车路线及地图

网站地图  义工报名  QQ:847698935  QQ群:21264446  招聘   技术支持:010-51662115转8023

京ICP证020416号-1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359号 Copyright ©1996-2012 佛教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