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来临,不少佛友询问:在清明节如何“如法”的祭奠过世的亲人。一位佛友询问:“清明节快要到了,我没时间回家,想给在家因车祸去世的父亲做一个祭拜,怎么做才好?我在北京呢。早上我哥哥说,让我烧香,怎么烧?什么仪式?能说说吗?”前天,人民日报海外版的记者也电话采访了我,问了一些关于清明如何祭奠的问题。可见大家对清明这个节日还是很在意的。
清明,是我国农历的二十四节气之一。中国传统的清明节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几乎与佛教的历史一样久远。清明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的民间俗语。在古代,清明并不仅仅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古代足球)、打马球、插柳(就是现在的植树)等户外活动。“清明扫墓”只是清明节的一项活动,不是全部的内容。
佛教里没有清明这个节日,因此佛教经卷中也没有关于“在清明节如何如法祭奠过世亲人”的记载。对于佛教弟子而言,如果讲到要“祭奠超度亡者”,那么每一天都可以当做清明来过。因为我们只要把每天所作修行功课的功德回向给亡者就可以了。至于是否扫墓、是否上供品、是否燃香,这些风俗习惯更多的是出于自己情感的需求,让自己心里“过得去”,跟亡者的关系并不大。
所以清明节是否去扫墓,如何扫墓,是按照风俗习惯做好,还是“自主创新”(如现在的网上祭奠)追赶时尚好,那些都是一个心意。如果亡者有知,不管此时他流落到哪一道,他也一定会感应到。
但是,最能利益亡者的莫过于按照佛教的方法,将所修的功德为亡者做回向。这是最能直接利益亡者的事情。如果做的好,甚至有可能将亡者直接从三恶道解脱出来,这岂不是比扫墓、鲜花、上供、焚香更能利益亡者吗?
对于修行人而言,死亡是一个极为重要的事情,是人生真正的转折点,来生的何去何从全部从死亡开始变得明了,如果说清明是对亡者的一种祭奠,更是对无常的一种表达,人生中最为痛苦的无非是阴阳两隔的离别之苦,通过清明应该认知有漏法皆苦的自性,通过清明应该提起寿命无常,人必有一死,且死期不定的知见,对于修行人而言,最有实意的就是修行。佛教里没有清明这个节日,因此佛教经卷中也没有关于“在清明节如何如法祭奠过世亲人”的记载。对于佛教弟子而言,如果讲到要“祭奠超度亡者”,那么每一天都可以当做清明来过。因为我们只要把每天所作修行功课的功德回向给亡者就可以了。至于是否扫墓、是否上供品、是否燃香,这些风俗习惯更多的是出于自己情感的需求,让自己心里“过得去”,跟亡者的关系并不大。
欢迎投稿:
Email: news@fjnet.com(国内) fo84000@gmail.com(国际) 在线提交
QQ:983700265 电话:010-51662115转8005 论坛投稿
免责声明:
1.来源未注明“佛教在线”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佛教在线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在线”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在线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