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博中心赴江苏南京金陵刻经处考察交流
座谈会现场
合影留念
佛教在线江苏讯 1月7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博中心师生二十余人来到金陵刻经处学习考察,并与刻经处相关人员进行了座谈交流。
师生们饶有兴趣地参观了金陵刻经处,详细了解刻经处的人文历史内涵。出于专业敏感,学生们对雕版印刷技艺和十多万块经版文物最感兴趣。在“非遗”技艺展示区,他们长久驻足,仔细观看雕刻、印刷和装订等一系列手工艺制作。在经版楼,他们为馆藏经像版雕刻的细腻所叹服。他们表示,金陵刻经处拥有丰富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此次参观学习收获非常大。
参观结束后,刻经处肖永明常务副主任等人在祇洹精舍与师生们展开了深入的座谈交流。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肖主任首先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欢迎。他指出,金陵刻经处与中国社科院很早以前就有很深的渊源,1949年后,金陵刻经处第三代大师吕澂先生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后改称中国社会科学院)委员,1961年,吕澂先生接受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的委托,在南京开办了一个为期五年的佛学班,培养了高振农、杜继文、张春波三位在各自领域影响深刻的学者。2017年新年伊始,中国社科院再次与金陵刻经处结上了缘,可谓因缘殊胜。
肖永明常务副主任向大家详细介绍了金陵刻经处一百五十年来在近现代历史上的影响。杨文会、欧阳渐、吕澂三代大师形成了影响深远的法脉、文脉,谭嗣同、章太炎、梁启超、陈三立、熊十力等近现代著名的政治、文化、佛教学者,都与金陵刻经处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可以说金陵刻经处是一个内涵丰富的综合体。当代学者楼宇烈、杨曾文、洪修平曾分别为金陵刻经处撰写论文,复旦大学博士罗琤专门撰写数十万字的书籍《金陵刻经处研究》。
座谈会上,大家还就杨仁山居士墓塔的形制、佛像的塑造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地讨论。社科院教师陈启灵表示,此次拜访金陵刻经处非常有意义,这些学生都是文博专业的研究生,有部分学生专修古籍修复,对佛教也非常感兴趣。金陵刻经处让大家领略到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增长了见识,希望以后每年都可以来参访。
金陵刻经处副主任陈治国、生产室负责人吴晓波、佛学研究室负责人刘巍、流通室负责人火斌和传承人王康、宗菡娟等参加了座谈会。(文:刘巍)
免责声明:
1.来源未注明“佛教在线”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佛教在线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在线”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在线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投稿:0311-67908356 信箱:(国内) (国际) QQ:983700265
传真:010-51662115转8013 客服信箱: 客服电话:400-706-8559 客服QQ:847698935 在线留言
吉祥宝塔迎请:15117935615 010-51662115转8026 010-51656995
祈福 佛教在线(www.fjnet.com)网络联系人:子桑 联系电话:0311-67908356
办公地址:北京朝阳区外馆斜街甲1号泰利明苑A座公寓9B-11C 邮编:100011 乘车路线及地图
网站地图 义工报名 QQ:847698935 QQ群:21264446 招聘 技术支持:010-51662115转8023
京ICP证020416号-14 Copyright ©1996-2012 佛教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