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海与唐代中日佛教文化交流”座谈会在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举行
静慈圆教授发言
王早娟副教授发言
白冰博士发言
李永斌博士发言
谢志斌博士发言
曹兴中博士发言
陈佩筠女士发言
李利安教授发言
互赠礼品
合影留念
佛教在线陕西讯 2017年5月18日,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主办的“空海与唐代中日佛教文化交流”座谈会在西北大学历史学院一层会议室举行。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的李利安教授、王早娟副教授、白冰讲师、李永斌讲师,博士生冠秀杰、李媛、曹兴中、谢志斌,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西北大学文学院相关专业的硕博研究生,及日本高野山大学名誉教授、高野山灵宝馆馆长静慈圆教授,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特邀研究员陈佩筠女士,“空海入唐之路”巡礼团成员等近50人出席了本次座谈会。西北大学玄奘研究院院长、佛教研究所所长李利安教授主持了此次座谈会。
座谈开始,李利安教授首先致辞。李教授代表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欢迎日本友人的到来,对空海大师入唐求法以及唐代中日文化交流的历史意义给予高度评价,对静慈圆教授多年来坚持不懈的重走空海入唐路表示由衷的钦佩。并介绍了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的研究现状与成果以及研究人员。
紧接着,静慈圆教授发表了主题演讲,演讲主要围绕空海大师的生平以及其“十住心”思想的形成。随后,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王早娟副教授、白冰讲师、李永斌讲师、谢志斌博士、曹兴中博士,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特邀研究员陈佩筠女士就“空海大师与唐代中日文化佛教交流”这一议题在座谈会上分别发言。
最后,李利安教授对此次座谈会进行了总结。李利安教授认为,唐代长安是国际化的文化交流中心,以空海为代表的日本人来到这里学习佛教等中国文化,鉴真等中国僧人东渡日本传播中国文化,他们的文化交流活动将丝绸之路人类文明交往的空间轴向东延伸,成为链接整个东亚的文明交往大道通。历史上有空海大师在长安从事文化交流活动,今日则有静慈圆教授率领的团队来到西安进行祖庭朝拜与学术交流,一千年的历史实现了古今的贯通与呼应。过去中日之间的交往属于丝绸之路文明交往的有机组成部分,今日中国正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今天,静教授率团来访并与我们一起举办“空海与唐代中日佛教文化交流”座谈会,也成为民心相通与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历史上,日本人向中国学习佛教文化,是中国人向印度学习的一种延续;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分子向日本学习,这是日本向西方学习的一个延续,中日都是虚心好学的民族,并在学习方面充分展现了友好坦诚与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希望中日两国人民继承这种精神,促进彼此之间的文化交流在新的背景下和新的高度上不断发展。
座谈结束后,李利安教授与静慈圆教授互赠礼品,与会人员合影留念。李利安教授等人陪同日本客人参观了西北大学校内的唐实际寺遗址纪念亭及橘逸势勉学之地纪念碑。在座谈会之前,李利安教授还陪同客人参观了西北大学博物馆,并受到刘丰馆长的欢迎与接待。客人们对唐实际寺遗址出土文物以及井真成墓志表示了极大的兴趣。
免责声明:
1.来源未注明“佛教在线”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佛教在线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在线”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在线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相关新闻
投稿:010-85285027 信箱:(国内) (国际) QQ:2326936829
传真:010-51662115转8013 客服信箱: 客服电话:400-706-8559 客服QQ:847698935 在线留言
吉祥宝塔迎请:15117935615 010-51662115转8026 010-51656995
祈福 佛教在线(www.fjnet.com)网络联系人:子桑 联系电话:010-85285027
办公地址:北京朝阳区外馆斜街甲1号泰利明苑 邮编:100011 乘车路线及地图
网站地图 义工报名 QQ:847698935 QQ群:21264446 招聘 技术支持:010-51662115转8023
京ICP证020416号-1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359号
Copyright ©1996-2012 佛教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