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国际佛学论坛圆满闭幕
佛教在线北京讯 2016年10月29日至30日,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佛学研究中心主办的第六届国际佛学论坛在北京隆重举行,本届论坛以“因果思想”为主题展开交流研讨,共有五十余位来自国内外、汉藏两地、不同宗教背景的教界人士及学者与会,并吸引了上百名佛学与哲学爱好者、及研究者参加。
“因果思想”不仅是佛教思想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世界各大宗教及各种哲学思想都密切关注的一个主题。因此,不同于往届论坛,本届论坛的开幕式暨第一场主题报告以“对谈”的形式进行。“对谈”以“世界哲学与宗教中的因果理论”为主题,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佛学研究中心主任魏德东教授主持,发言人包括北京大学汉传佛教研究专家楼宇烈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佛教研究专家杨曾文教授,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北京市佛教协会会长、雍和宫主持胡雪峰法师,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黑龙江省佛教协会会长、哈尔滨极乐寺住持静波法师,大庆正洁寺、沈阳法轮寺住持、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佛学研究中心联合主任夏坝仁波切,中国人民大学基督教研究专家李秋零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伊斯兰教研究专家王宇洁教授,以及中国人民大学西方哲学专家张志伟教授等高僧大德和知名学者,并且由凤凰卫视佛教频道进行现场直播。各位法师和教授就不同宗教、哲学以及文化传统中的“因果思想”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妙语连珠、机锋交错,不仅在场的听众受益良多,通过凤凰卫视关注本次对谈的网友更是达33万人之多。
随后各组的主题发言主要有:香港大学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讲座讲授法光法师发表的《说一切有部对佛教因果论之贡献》,主要讨论了佛教因果中的俱有因问题;
杨曾文教授发表的《以十善为中心的佛教因果报应论》
格西仁增发表的《试析中观应成派的业果安立》、格西贡秋诺布发表的《中观应成派“业灭”理论分析》,主要讨论了中观应成派安立业果的主要观点;格西罗颂央吉发表的《刍议因果信仰与前后世信仰之间的关系》,主要论述了根据业果思想,前世与后际定有是如何安立的;格西雅玛索南发表的《略论有部与经部对“六因”诠释的差异》;以及哥伦比亚大学研究员、北塔法轮寺教师江波老师发表的《“习气”说概述》,主要从八个方面讨论了“习气”的定义及概念演变过程等内容。沈阳法轮寺云丹法师和达瓦法师也针对因明学中的因果问题发表了专题演讲。
免责声明:
1.来源未注明“佛教在线”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佛教在线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在线”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在线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投稿:010-85285027 信箱:(国内) (国际) QQ:2326936829
传真:010-51662115转8013 客服信箱: 客服电话:400-706-8559 客服QQ:847698935 在线留言
吉祥宝塔迎请:15117935615 010-51662115转8026 010-51656995
祈福 佛教在线(www.fjnet.com)网络联系人:子桑 联系电话:010-85285027
办公地址:北京朝阳区外馆斜街甲1号泰利明苑 邮编:100011 乘车路线及地图
网站地图 义工报名 QQ:847698935 QQ群:21264446 招聘 技术支持:010-51662115转8023
京ICP证020416号-1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359号
Copyright ©1996-2012 佛教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