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VIP 会员
会员中心
佛门祈愿 福满人间:
《来自佛门的吉祥祝福》祈福珍藏册 迎请电话:010-51656995、 010-51385788;QQ:179518763;邮箱:qf@fjnet.com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地图
middle_nav_logol.gif
您目前的位置:佛教在线>首页 > 新专题报道 > 下期视点

灵隐寺历代高僧

2011年10月19日 13:30:00 点击:0

具德和尚

具德和尚(1600—1667年),清初著名僧人,字具德,名弘礼,亦称“具德礼”,俗姓张  具德像,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张氏为越州巨族,具德系明末清初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张岱之族弟,从小随父兄移居杭州,既不善章句儒学,又不好经营生计,“喜与黄冠导引之士游”。后在吴山紫阳洞遇到一位苏姓道人,终日瞑目危坐,有人同他说话,他也不理,见男女围绕在他身边,挥走他们,众人对他莫测高深。具德和尚见了,大奇道:“这就是我的老师了!”遂拜其为师,学习道家的修炼导引之术。于是,一连数月,他在苏师身边勤学苦修,于是,将苏师之学“尽其底蕴”。苏师大喜道:“此真仙骨非凡流也!”

可时间一长,具德和尚发现,苏师之“息养”之方,本于天台宗之“小止观”(止观为佛教术语。即禅定与智慧的合称。指抑制心理因俗念而产生的妄想,使心保持平静、稳定,以集中心思去观察和思维,达到佛教的智慧境地。天台宗的鼻祖智者禅师最重视止观法,认为这是达到领悟修行的基础,他还认为有渐次、不定、圆顿等三种止观法的分别,而以圆顿止观为天台宗的宗旨之一),当时,有一位西方僧人得知智者禅师的的止观法后,说这与《首楞经》相合。具德和尚就去读《首楞经》用来印证那句话,读过之后,有所醒悟,说:“我所守者,正生死,本非出生死之正路也。”遂辞别苏师,到普陀山,依宝华庵仲雅师祝发修习《楞严经》。

一天,读经时遇到难题,去问仲雅师。仲雅师说:“我只能断句,不知经义呀。”具德和尚想:若不解经义,读之何益!便辞师渡海,到玉山的仲庵法师处听讲《楞严经》。这时,他听说云门宗的湛和尚将在金粟寺讲经。具德和尚先湛和尚到了金粟寺挂单,等在那里听湛和尚讲经。谁知湛和尚却圆寂了!当时元汉和尚在该寺开席讲经,具德和尚就在座中听讲,昼夜苦参本来面目。他到无人处,苦思冥想,疑问不已。一次,一抬首,见案头有一面镜子。他见到了镜中的自己,这时,背后有一同参猛地推了他一下,说:“照破你老面皮!”他忽然开悟,疑团顿豁,到方丈室呈解大为,得元汉和尚称赏。自此,他的机思迅利,应对敏捷,同辈僧人都对他产生敬仰之心。

元汉和尚见他法像轩昂,便带到了苏州的三峰寺。在寺里,具德和尚充当圊头,管理菜园厕所,苦行力作,无不身任,十七年后终于彻底得悟。

明崇祯八年(公元1635年),守师丧毕,具德和尚到了杭州的灵隐寺,从谭吉弘忍禅师,协撰《五宗教》。弘忍禅师示寂后,具德和尚曾一度到各地云游挂单,在会稽、扬州、高邮等地开坛说法。那时,正值明末清初战乱之后,灵隐寺呈现出“苔寮藓壁”的破败景象。清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僧友豁堂禅师请他到灵隐寺主事,以期重振灵隐寺昔日雄风。

第二年也就是公元1649年的二月十三日,具德和尚正式入住灵隐寺。那一天,杭州府郡的荐绅文学及各山耆宿、合院大众都来吸具德和尚的升座发言。其实,是想来看看这个和尚,到底有没有什么能耐来主持这个破败不堪的灵隐寺!只见具德和尚挥了挥手中的拂子说:“豁开宇宙,万象交参,皎日当空,十方火亘赫,还有共相证明者么?”原云西堂和尚出问道:“灵山古刹,列圣觉场,宝座师登,将何行令?” 具德和尚说:“人到灵山增意气,水归大海长波涛。” 问者又说:“从来万派皆归海,今日千山尽仰宗。” 具德和尚说:“灵山一会,迦叶亲闻世尊拈花,贵须道得。” “今日更添一重光彩。”西堂道。“七尺乌藤行活计,杖头八面起清风。” “直得飞来峰顶青龙舞,西子湖边白凤飞。”“谁人不仰上头,关问刹竿高竖,重兴远祖风规法令,当阳号召诸方龙象作么生?” 具德和尚说:“金轮现瑞,百鸟齐鸣。”“奇峰巧石开新眼,冷涧回波看主人。”“一句当机,普天币地。”“龙袖拂开全体现,象王行处绝孤踪。”具德和尚笑了笑说:“好音在耳人皆听。”“谁个不知音!”西堂说。“礼拜有分。”“弘开法席,大阐宗风,满目英灵,谁是作者?”具德和尚一听,竖起拂子作打状。西堂一声大喝。具德和尚也大喝起来。西堂见状,便叫得比具德和尚还响。具德和尚大喝道:“三十棒!”“放老汉出一头地。”西堂说。具德和尚举棒就打,打毕说:“昔日世尊拈花,今朝灵隐举拂。会则同彼同此,耀古腾今;不会,则乃圣乃凡,随波逐浪。诸仁者,世尊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末后向灵山会上百万众前拈花嘱累,饮光尊者(即迦叶,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一笑。相传大法东来,则此山预来,震旦以待。没量大人爰有慧理、永明、延珊、明教、雪窦、大慧、瞎堂诸祖,咸向此山立极开宗。彼时问道,上自帝王,及下大臣以至名公巨老,亦在此山共翼嘉猷,激扬本分。今日现前,宰官居士与诸山名德、本寺耆英、五湖衲子亦在此山,问似云兴,答如缶并泻,岂非灵山一会!重整颓纲,再笑拈花,知恩有地。”又举拂子说:“诸仁者若向个里会得,则前佛性命,后佛纪纲,总在这里。似地擎山,不知山之孤峻;台石含玉,不知玉之无暇。永绝遮*(*即“门”字里面一个“东”字)”,更无向背。其或机留玄解,见逐偏枯,纵使打破牢笼,踢翻窠臼,撒开离坎,摆拨乾坤,是什么热盆鸣声,系驴橛子!所以道灵光不昧,万古徽猷。入此门来,莫存知解,直须不慕诸圣,不重已灵,向威音那边打叠定当,然后独步大方,壁立千仞,行不言之令,严不罚之威,净裸裸没可把,赤洒洒无回互,自然风行草偃,水到渠成。妙净明心,触处青霄碧落;正法眼藏,等闲栗棘金圈;八表同符,三才合契。诸仁者,毕竟格外风规、机先权要,佛佛相授,祖祖相传,一句‘作么生’!”说着,他将手中的拂子抛掷在地,声震屋瓦地说:“丹壑群真吟紫雾,灵山万衲笑春风。”

这一堂上任演讲,一下子把那些堂上的权贵要人与耆山长老们震服了!当然,光是凭着佛理说说是简单的,但要重兴破破败败的灵隐寺却非易事!具德和尚入住灵隐寺后,立即进入最佳的工作状态,亲自设计与规划殿宇的图纸,凡事亲力亲为,东西殿堂与大法堂都已建成。清顺治十五年(公元1658年),大雄宝殿毁于火。具德和尚与诸执事同心协心,清除灰烬,搬走废木,又从徽、闽、温、严等地老山中运来百年巨木,堆积如山。确非人力所能为。有一则传说:说是寺中树木远远不够,忽一夜暴雨如注,洪水涨浮如潮,涌来无数树木,缺少一石柱。有峨冠者五人,自称“五显”,示梦募至,果然募得一石柱。当然这是传说而已。经过十八年的努力,灵隐寺旧貌换了新颜。前后共建成七殿、十二堂、四阁、三轩、三楼、一林等,具体的内容在“灵隐之兴衰”中已经详细介绍过,不再赘述了。

如果说永明延寿禅师是中兴灵隐寺的话,那么,具德和尚可以说是重兴灵隐寺,其规模远比永明延寿禅师时大得多!灵隐寺再度被称为“东南第一山”!

灵隐寺重兴之后,具德和尚命弟子戒显当了住持,自己退居杭州的双径寺,颇有“功成、名遂,身退”之意。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赴扬州天宁寺为巨渤和尚封塔,衲子云拥,应机说法,千言不竭,七日后圆寂,有《语录》三十卷行世。

具德和尚之家风如此高洁,他自己在《具德老人自题像赞》里却说:“者汉不会禅,不会教,马面驴首,随人所好。谓是元要,主宾初无,与么仿效。谓是杜撰差排,却又千差一照。及至被人推上法座,真个可说只得呵呵一笑。且道笑个什么?笑道无形本寂寥!”




欢迎投稿:

Email: news@fjnet.com(国内)  fo84000@gmail.com(国际)     在线提交
QQ:983700265    电话:010-51662115转8005      论坛投稿

免责声明:

1.来源未注明“佛教在线”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佛教在线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在线”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在线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相关新闻

要 闻

更多>>

投稿:010-85285027   信箱:(国内)  (国际)   QQ:2326936829

传真:010-51662115转8013    客服信箱:   客服电话:400-706-8559   客服QQ:847698935   在线留言   

吉祥宝塔迎请:15117935615   010-51662115转8026  010-51656995

祈福   佛教在线(www.fjnet.com)网络联系人:子桑   联系电话:010-85285027

办公地址:北京朝阳区外馆斜街甲1号泰利明苑  邮编:100011  乘车路线及地图

网站地图  义工报名  QQ:847698935  QQ群:21264446  招聘   技术支持:010-51662115转8023

京ICP证020416号-1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359号 Copyright ©1996-2012 佛教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