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菩萨,又译文殊师利。意译:妙德、妙吉祥。又译:妙首、普首、濡首、敬首。曼殊是妙之意,师利是吉祥之意,简称为文殊。为我国佛教四大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音菩萨、地藏菩萨)之一。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为毗卢遮那佛的左、右胁侍,他们合称为“华严三圣”。
文殊信仰是一种典型的菩萨信仰,历史上一度得到政权的支持而十分流行,特别是唐代的文殊信仰曾盛极一时,在佛教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然而在印度、西域等地关于文殊菩萨的记载却不多,反而在中国及密教地区,文殊菩萨信仰成为很重要的信仰,现今敦煌石窟千佛洞中还存有文殊菩萨的壁画及绢本画。另文殊菩萨在维摩诘经中与维摩诘居士的对谈,更是将佛法知见带入了最高境界。 所以文殊菩萨是智慧、辩才第一,为众菩萨之首,被称为“大智文殊菩萨”。但其实他早在久远劫已成佛,号为龙种上如来,并被称为七佛之师。
山西省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华严经?菩萨住处品》说:“东方有处名清凉山,从昔以来,诸菩萨众,于中止住。现有菩萨文殊师利,与其眷属,诸菩萨众,一万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说法。”《文殊师利宝藏陀罗尼经》亦说:“尔时世尊,告金刚密迹菩萨言,我灭度后,于此瞻部洲东北方,有国名大振邦,其国有山号曰五顶,文殊童子,游行居上,为诸众生,于中说法。”而经所说清凉山及五顶山,即今中国山西五台山。此山在五台县东北,离县城一百二十里,五峰环抱,顶无森林,如垒土之合,因名五台山。地居边境,寒冷异常,无炎暑之热,又名清凉山。古之丛林,今之佛刹,皆在中台之下,其南台离中合八十里,台高三十里,顶周二里,金莲名菊,灿发如锦,亦名锦绣峰,世传是文殊菩萨所居。
文殊信仰的传承以山西五台山为中心,传播遍及西藏、蒙古、关外等地。唐大历四年(769),依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等之奏请,敕令天下食堂中,于宾头卢尊者像外,另安置文殊师利形像以为上座;七年更敕令天下僧尼寺内各选一胜处,设置大圣文殊师利菩萨院,安置文殊塑像。此外,据古清凉传卷上载,北魏文帝游五台山,于中台建造一寺,安置菩萨像。宋高僧传卷四亦载,窥基曾于五台山造立文殊菩萨玉像。类此之记载,不胜枚举。今敦煌千佛洞存有多种文殊维摩变、文殊普贤像,及千臂千钵文殊师利等之壁画及绢本画等。
五台山文殊信仰超越了僧俗、宗派,超越了民族、国界,超越了地位、身份,体现了文殊信仰智慧深广、圆融无碍、普利众生、平等无二的内涵,也体现了五台山文殊信仰历史悠久、基础深厚、生命力蓬勃、辐射面广阔等特点。
五台山文殊信仰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如何了解并开发利用这一资源和财富,是一件非常重要而有意义的事情。
五台山作为文殊菩萨道场,居世界五大佛教圣地之一,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是佛教信仰与文化的重镇。
五台山佛教信仰以文殊信仰为核心,具有帝王崇奉、诸宗并存等特点,不仅是中国佛教的渊薮,也是世界佛教的中心,具有深广的影响。
免责声明:
1.来源未注明“佛教在线”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佛教在线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在线”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在线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相关新闻
投稿:010-85285027 信箱:(国内) (国际) QQ:2326936829
传真:010-51662115转8013 客服信箱: 客服电话:400-706-8559 客服QQ:847698935 在线留言
吉祥宝塔迎请:15117935615 010-51662115转8026 010-51656995
祈福 佛教在线(www.fjnet.com)网络联系人:子桑 联系电话:010-85285027
办公地址:北京朝阳区外馆斜街甲1号泰利明苑 邮编:100011 乘车路线及地图
网站地图 义工报名 QQ:847698935 QQ群:21264446 招聘 技术支持:010-51662115转8023
京ICP证020416号-1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359号
Copyright ©1996-2012 佛教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