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祖 智俨大师
宣六相、演十玄、判五教,为华严奠基
二祖智俨大师(公元620年-668年)俗姓赵,俗姓赵,天水人,生于隋文帝仁寿二年(602)。他的父亲赵景,任申州(今河南信阳市)录事参军。炀帝大业九年(613)即智俨十二岁时,法顺到他家里,请求把智俨给他作弟子,赵景夫妇欣然应允,法顺就把智俨交高足弟子达法师教诲。后来有两位梵僧来游,智俨从学梵文。十四岁时,出家为沙弥。那时正是隋末兵乱,他往北方从摄论学系的法常听受《摄大乘论》,不到几年便洞解精义,为法常同门的僧辩所称赞。二十岁受具足戒后,到处参学,遍听《四分》、《八犍陀》、《成实》、《十地》、《地持》、《涅盘》等经律论。后来又从名僧静琳参学,感到佛教的经典和派别很多,难以遍学,因而在经藏前发誓,信手探取,获得《华严经》第一卷,于是决定专学《华严》。当时智正法师正在至相寺开讲此经,他便去听受。经过一年,觉得还有疑义,更遍览藏经,搜寻各种疏释,获得北魏慧光所撰《华严经疏》,对此经所说“别教一乘无尽缘起”的义旨,有所领会。后来又遇到一位僧人,告以要深入一乘,必须先理解十地中六相义。他便从事六相义的研究,作疏解释《华严经》的义理,即《大方广佛华严经搜玄分奇通智方轨》,略称《华严经搜玄记》。那时他才二十七岁。这部著述直到他晚年才在至相寺弘传,同时还讲说《摄论》。《续高僧传·法顺传》中称他“神用清越,振绩京皋”;可以想见他当时宣传经教的情况。后来又在云华寺讲说《华严》,宗风大振。时人称他为云华尊者,或称为至相大师。法藏就在这时投在他的门下。智俨于唐高宗总章元年(668)十月二十九日在清净寺圆寂,年六十七岁。后世称他为华严宗二祖。
曾讲经于云华寺,别号云华和尚,又以其曾居至相寺,所以又称至相尊者。初剃染时,祷于大藏经前,抽得华严经首卷,终曰诵阅,师英敏特达,书过目成诵。其后,投依杜顺和尚门下,习法界观,尽得其玄旨。元元年,武后命京城十大德,为师授戒,赐号贤首。复诏师于太原寺讲华严,听者肩摩踵接。武后诏师开示华严宗旨,方叙及经题,口出百光,须臾成盖,武后于经中义理,茫昧未明,师因取列长生殿前金狮子,说明无尽缘起,武后豁然开解。这就是日后闻名的“金狮子章”。
杜顺和尚以所集“华严法界观”传付之,令其讲授。后遇一异僧对师说:“若欲解得华严一乘之宗者,十地品六相之义,慎勿轻视,当一二月闲静摄思之,宜深加思索。” 师尊教研究,不到一个月豁然贯通,依《六十华严》作《华严经搜玄记》,说明“六相”(注一),开演“十玄”(注二),建立“五教”(注三),为日后“贤首宗”(即华严宗)立下根基。
显庆四年,于云华寺登座敷讲华严经,大振宗风,名遍寰宇,王宫贵族人民百姓莫不景仰。后得贤首大师,得传玄旨。某夜梦见般若塔倾塌,知世缘尽。于是告门人说:“我将暂往西方。” 不到一月说法而逝。
师著作有:《华严一乘十玄门一卷》、《大方广佛华严经搜玄记分齐通智方轨十卷》、《华严五十要问答二卷》、《华严经内章门等杂孔目章四卷》、《佛说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略疏二卷》。
( 注一)
所谓六相是总相,别相、同相、异相、成相和坏相。
(注二)十玄门是
(1)同时具足相应门
(2)因陀罗网境界门
(3)秘密隐显俱成门
(4)微细相容安立门
(5)十世隔法异成门
(6)诸藏纯杂具德门
(7)一多相容不同门
(8)诸法相即自在门
(9)唯心回转善成门
(10) 托事显法生解门。
(注三)
五教是:小乘教、大乘始教、大乘终教、大乘顿教、大乘圆教。
免责声明:
1.来源未注明“佛教在线”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佛教在线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在线”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在线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相关新闻
投稿:010-85285027 信箱:(国内) (国际) QQ:2326936829
传真:010-51662115转8013 客服信箱: 客服电话:400-706-8559 客服QQ:847698935 在线留言
吉祥宝塔迎请:15117935615 010-51662115转8026 010-51656995
祈福 佛教在线(www.fjnet.com)网络联系人:子桑 联系电话:010-85285027
办公地址:北京朝阳区外馆斜街甲1号泰利明苑 邮编:100011 乘车路线及地图
网站地图 义工报名 QQ:847698935 QQ群:21264446 招聘 技术支持:010-51662115转8023
京ICP证020416号-1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359号
Copyright ©1996-2012 佛教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