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平等、庄严国土
佛陀言教的一大宗旨就是说明众生皆有佛性,皆能成佛,并指明种种成佛(觉悟)的途径(所谓八万四千法门)。佛教认为,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觉者即是佛,不觉即是众生,凡与圣不二,佛与众生在境界上虽有差别,在佛性上则是平等的。而且,佛教所讲的众生,虽然主要是指人,但不仅仅是人,而是包括人与动物等在内的一切有情众生(当然还有自心众生一义是指凡夫心中的妄念)。众生平等是佛教的一个重要理念,杭州净慈寺就有弘一大师手书的“具平等相”的匾额。大乘佛教更是力倡同体大悲的菩萨精神,慈悲救世,普度众生,利乐有情。佛教信众在修持时都要发菩提心“为利有情愿成佛”,要发大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要将所有功德普皆回向一切有情众生。这些理念在某些方面与现代所提倡的人与人平等相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生物多样化和生态平衡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是相吻合的。佛教徒以同体大悲之心爱护一切生灵,史载得道的高僧有为动物说法打皈依的,能与猛兽和谐相处的。
茹素吃斋,戒除荤腥,放生护生是汉传佛教的一个重要特色。佛教五戒中首戒即是戒杀,一般寺院都辟有放生池。莲池大师留下了著名的《戒杀放生文》,近现代的佛教大居士丰子恺先生则有《护生画集》问世,都在历史上、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种主张与目前国际上的一些素食主义者、动物保护主义者颇有某些共同之处。这对保护动物、维护生态平衡显然是有积极意义的。
庄严国土是佛教的又一重要理念。这里的“国土”(又称净土、净域等)有多重含义,既指佛国净土,这又有自心净土与他方净土两义,佛教认为,自心净土与他方净土非一非二;又指人间国土,佛教力图通过教化使之转化成为(庄严成为)佛国净土(人间净土)。创造人间净土、回归自心净土是根本目的。人人的自心清净了,整个世界就会无限美好。佛教经典讲到十方微尘数世界中有无量佛国净土,如无量寿无量光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消灾延寿药师佛的东方净琉璃世界、当来下生弥勒佛的兜率内院等。处处佛净土都是依正庄严,美妙绝伦,令人神往。这是给众生一个追求的目标,树立一个理想的榜样。通过“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将人间国土也建设成为人间净土。僧人们则以身作则首先把寺庙庵院等弘法办道的气氛营造成为一方净土,为此就要有一个利于一心向道,离苦得乐,并能吸引广大信众的美好环境。所以,他们就寻找选择如上文所说的风水宝地,创办生态环境幽雅清净、寺院建筑宏伟壮观、佛教文化底蕴深厚的庄严道场。因此也就留下了许多极其宝贵的佛教文化生态旅游资源。
免责声明:
1.来源未注明“佛教在线”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佛教在线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在线”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在线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相关新闻
投稿:010-85285027 信箱:(国内) (国际) QQ:2326936829
传真:010-51662115转8013 客服信箱: 客服电话:400-706-8559 客服QQ:847698935 在线留言
吉祥宝塔迎请:15117935615 010-51662115转8026 010-51656995
祈福 佛教在线(www.fjnet.com)网络联系人:子桑 联系电话:010-85285027
办公地址:北京朝阳区外馆斜街甲1号泰利明苑 邮编:100011 乘车路线及地图
网站地图 义工报名 QQ:847698935 QQ群:21264446 招聘 技术支持:010-51662115转8023
京ICP证020416号-1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359号
Copyright ©1996-2012 佛教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