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华岛之传说轶事
一、历史传说
觉华岛上有不少传说,每个传说都活灵活现,形象逼真。但是,传说毕竟是传说。非能一一为凭,作者仅从传说故事中选其部分,以供广大读者阅览。
1、菊花女杀恶龙
兴城海口有个菊花女像,距海口十多海里有个菊花岛,菊花女眼望着菊花岛的方向,似懂事的女儿眺望远方的爹娘。
传说,在没有菊花岛时,渤海里住着龙王三太子,它异常凶猛,不仅兴风作浪祸害人,每月还喝童男童女的血,每年更要一个十七八岁的姑娘做老婆。人们对三太子恨之入骨,可是又没办法,只好搬家躲祸。
那年,一个叫菊花的姑娘主动提出和三太子成婚。三太子一见到这个眼如星、腮如霞、鬓如墨的姑娘,喜得浑身都发痒了,恨不得一下子就成婚。不过三太子精得很,菊花进宫前,他先叫宫女搜了菊花的身,凡是带尖的、带刺的、带刃的、容易出危险的东西,全部扣下来,只准光着身子进去,到宫里再换衣服。菊花女完全照办了。新婚酒宴上,新娘和每个贺喜的亲戚都见了面。进洞房喝交杯酒时,宫女望着宫墙根上往年新娘的遗骨,替菊花担心。可菊花却象没看见一样,笑呵呵地一次又一次给三太子斟酒。不一会儿,三太子就醉得人事不省地躺在床上了。宫女走后,菊花插上门,菊花女把酒杯摔成两伴儿,将一根筷子削尖,一下子插进三太子的耳眼内,三太子蹬蹬腿就不动了,血和脑浆流满了枕头。
杀死了三太子,菊花乔装打扮,打开门,跟着贺喜的客人出了龙宫,踏着水向北走,走到现在菊花岛的位置时,后面海浪震天。原来巡海的夜叉发现三太子死了,鼓浪来追。菊花想,再跑下去,不但自己跑不掉,岸上三百里内的一切也得卷下海。她一横心,“砰”地一声,撞死在礁石上。菊花的尸体一倒,海底“轰”地一声雷,变成了海岛,挡住了夜叉掀起的巨浪。
菊花死后的第二天清晨,人们发现有个新岛出现在海面。次年春天,岛上开满了菊花,从此再也见不到三太子作恶了,大家这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人们给这个岛起名为菊花岛,在岸上立了一座石像来纪念她。
2、九条龙变成九顶石
觉华岛上有九顶石,传说它是九条龙听了一个宣扬正义的和尚讲经后变成的。
很久以前,渤海龙王为了补养身子,经常派水族到觉华岛抓童男童女给它血喝,弄得岛上日夜不宁,家家不安生。
一个和尚云游此处,听说这个情况后,就坐在岛内的一块石头上讲经说法,讲得满岛香气习习,花雨纷纷,连水族也被迷住了,谁也不愿再帮龙王干坏事了。龙王一见水族不听话了,就派九条龙去把这个和尚拉到海里淹死。哪想和尚有金光护体,九条龙接近不了。没有办法,就都潜入海底,向觉华岛方向打了条通道,钻到石板下,对准石板向上顶,欲将石板顶翻,把和尚扔到海底。哪知和尚理也不理,继续讲经说法。讲得九条龙也都被迷住了,头顶着石板一动不动在听着,天长日久竟变成九根石柱子。人们称之为的九龙顶柱石,就是现在的九顶石。
3、觉华岛的传说
据说在一千多年前,有位名僧叫觉华,法号圆融。他带着两个徒弟,驾着一叶小舟,历尽辛苦,从南洋入渤海,漂到现在的觉华岛上。只见岛上古树参天,怪石嶙峋,百花争艳,彩蝶纷飞,獐、豹、野鹿、狼、狐、兔出没追逐。在岛东南端的岩石峭壁上,有清泉涌出。他们师徒三人痛饮了这清澈而甘甜的泉水,觉得别有一番造化。因此人们将此岛称为觉华岛。
一天,是渤海龙王的生日。早晨山呼海啸,浓云密雾将整个觉华岛笼罩得伸手不见五指。园融大师与两个徒弟合掌于胸前,面对大海,念起龙王经。霎时间,云雾消散,万里晴空,海面微波不起。只见海岸的沙滩上,五光十色,辉煌耀眼,原来是一颗颗珍珠、玛瑙、珊瑚、琥珀等珍宝。园融大师合掌念道;“善哉!善哉!出家人不爱财。此渤海龙王造化,赐我珍宝,意让我等在岛上兴建龙王宝殿。”先是三人面向渤海虔诚地进行一番祷告,然后收拾了所有珍宝,足有一框萝。
第二天,仍是风平浪静,万里晴空,园融大师领两个徒弟带些珠宝,扬帆出岛,招集能工巧匠,准备兴工大造庙宇。这一消息风传几百里内的各州府县。几天内,泥瓦木工、雕画塑匠,带着各种建筑工具,纷纷来到觉华岛上。顷刻,开山、打井、凿石、伐木,淘泥、烧砖制瓦、塑佛造像,忙碌非常。时经两个春秋,一座九脊重檐歇山大殿,屹立在岛东南端的海岸上。青砖黄瓦,金碧辉煌,雕梁画栋,宏伟庄严,可与当时义县奉国寺相媲美。随之,碑碣林立,塔幢参列,舟帆结队,渔商云集,人烟繁盛,招众八方,广大传扬。从此,觉华岛成了仙山琼阁,园融大师当然成为大龙宫寺的第一位住持。
二、奇闻趣事
1、鲸鱼海滩搁浅
1951年3月的一天中午,觉华岛上几位渔民出海。当时海上无风,连船帆也未挂。船行到新城子北时,突然看见一条鲸鱼在岸边游戈。鱼突遇渔船,惊慌间向岸边游,最后游进一崴子中。当时正赶上落潮,鲸鱼不久倒瘫在海滩上。鲸鱼奋力挣脱,鱼尾将沙滩打出1米多深的沙坑,但仍无济于事。
鲸鱼死后,人们将鱼嘴用扁担支起,有人好奇坐在鱼嘴里,还有的趴在鱼尾巴上照像留影。
横卧鱼身有一人多高,站在两边见不到对方。鱼呈黑色,皮薄,一碰即破。皮里面是白色的鱼油,有十多厘米厚。再里面是红色的鱼肉。鱼油由当时的村长在老杨家羊圈内炼制几天,制成6桶鱼油,所剩鱼骨架由县里运走。
2、大红马横渡海峡
觉华岛北山屯村民刘振清家有一匹枣红马,它平时喜欢涉水,每当看到方塘里清水盈盈的时候,总会寻找机会跳到里边扑腾一会儿。一次,这匹马在岛上发现了码头北侧的磨盘山岛。此岛距离觉华岛码头1.5公里,水深7米左右。这个岛上除了几户下网的渔民之外,几乎是一座荒岛。也许是出于好奇,这匹马居然游到了磨盘山岛。待“观光采风”之后,又悠闲地游回到觉华岛码头这边。不过这只为小试牛刀。2000年5月的一天,正值退潮,这匹枣红马来到北山屯北端的山坡上。也许是久居“围城”,而感到单调无聊。这匹马疾步跑下山坡,随即踏上了湿漉漉的海滩,穿过了几道渔民在浅海中所设的晾子网,便径直朝着对岸的曹庄一带游去。曹庄镇四城子与觉华岛虽然一水之隔,海水虽然不深,但长约7000米的海峡又似乎成了“天堑”。尤其是通过岛前的一道深沟更是困难重重。然而,令人称奇的是,这匹枣红马竟然神奇般地游到了海的彼岸,一举成为兴城与觉华岛海峡之间第一位“横渡”成功者。几天后,当刘家夫妇从曹庄蚶子场找回这匹枣红马时,他们都动情的哭了……马儿啊!回家吧!还是家好,还是岛上好啊!!
3、乾隆尝海水
乾隆八年(1743年)国内平稳,乾隆皇帝到盛京、兴京去祭祀祖陵,并驻跸宁远州。这天晚上,他洗了个痛快的温泉水澡。翌日,他骑着高头大马,径直奔向海滨。乾隆皇帝登基之后,头一次到海边,他看到大海波涛汹涌,远处海天一色,海岛隐现,海鸥飞翔,渔舟荡漾,顿觉心旷神怡。他抬头望着觉华岛,低头用手捧着海水,伸出舌头尝了一下,哎呀,又苦又咸。他转身问随行的和珅,和珅聪明过人,一般的事难不住他,可他关于海水的知识知之甚少,这下子可为了难。他支唔着,也用手尝了一下海水,小眼睛乱转,心想:是啊,这海水怎么这么咸呢?他说:“回皇上,这海呀,水所以咸,听说这地方有个传说,说是一个老头儿造了一盘磨,这石磨专把咸盐磨碎,供人们吃,天上的神仙知道了,派天兵来抢这石磨,老头子不给,便把石磨推到海里去了,这石磨神那,日夜不停地转,总出盐,所以,这海水就咸了。”乾隆一听摇摇头。又问身边的刘墉。刘墉有学问,说:“回皇上,臣看了几本书,说是天下的水是循环的,陆地上的水流到海里,海水不断蒸发,开天辟地多少万年了,海里的盐分就多了,所以海水就咸了。”皇上点了头。和珅狡猾地说:“那我们家花园的水池子怎么不咸呢?”刘墉说:“你家水池子是宝地呀,世间珍奇多,水就淡了。”和珅又说:“那有的河水还臭呢。如何解释呢?”刘墉说:“草烂泥黑,怎能不臭?”和珅说:“那就把草和泥都捞出来吧!”刘墉说:“你捞不了啊!”何珅问:“为什么?”刘墉说:“河(和)珅(深)哪!”乾隆听着,见两人斗嘴,心里一阵好笑,忙叉开话题说:“爱卿,咱们到那边走走吧。”他们君臣就踏着海沙望着觉华岛前行。
免责声明:
1.来源未注明“佛教在线”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佛教在线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在线”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在线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相关新闻
投稿:010-85285027 信箱:(国内) (国际) QQ:2326936829
传真:010-51662115转8013 客服信箱: 客服电话:400-706-8559 客服QQ:847698935 在线留言
吉祥宝塔迎请:15117935615 010-51662115转8026 010-51656995
祈福 佛教在线(www.fjnet.com)网络联系人:子桑 联系电话:010-85285027
办公地址:北京朝阳区外馆斜街甲1号泰利明苑 邮编:100011 乘车路线及地图
网站地图 义工报名 QQ:847698935 QQ群:21264446 招聘 技术支持:010-51662115转8023
京ICP证020416号-1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359号
Copyright ©1996-2012 佛教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