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呗是指佛教徒(确切地说是指出家人比丘、比丘尼)举行宗教仪式时,在佛菩萨前歌诵、供养、止断、赞叹、修持的音声修行法门,包括赞呗、念唱。其音乐具有通透、让人迅速平静下来的特点。由于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生活节奏和压力变大,越来越多大众人群开始透过聆听梵呗,体会一种安静、纯净之感。
被称为“东方梵音王子”的桑吉平措,是中国首位从佛曲善音走向大众的歌者。他是一位与佛教文化有着极深渊源且对梵音冥唱有着极高天赋的善音歌者,最近,他举行了《善音雅乐》系列之“敬镜静境净”情景音乐会。笔者走访了桑吉平措,听他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听众讲述如何聆听并演唱出梵呗的“平静略带欢喜”。
让梵呗走向大众
作为一位从佛曲善音走向大众的歌者,桑吉平措在古老梵呗的基础上加入了流行的元素,填入普罗大众更容易理解接受的歌词,比如仓央嘉措的诗歌、自己或歌友在生活中有所感悟的语言等。“想变为什么就先成为什么”,他解释这也是自己做流行佛曲的原因。“梵呗与传统的佛曲不同,大部分佛曲让人聆听的时候都会有一种悲悯的感觉,而梵呗的特点是‘平静而略带欢喜’,它并不是单纯的音乐形式。”
“每种音乐都会与诞生地的特点息息相关,中国世俗文化一直很繁荣,民间总是热热闹闹的感觉,传统音乐追求的就是一直随意和宁静;西方大多数时候是‘好山好水好寂寞’,西洋交响乐就崇尚一种热闹与激烈。现代社会繁杂纷争,人们就追求一种平静安慰,梵呗恰好能带给人们这种感受。”有感于佛经、心咒意义深远的内容对于非佛教徒的普通观众聆听、传唱上有一定难度,桑吉平措才萌发了加入朗朗上口的歌词、日常生活的语言对梵呗进行新的填词。7月11日他在保利剧院举行的音乐会上,他将演唱《相见》、《绿度母》、《禅韵》、《蝶花》、《点灯》、《钟声》等歌曲就属于大众易于传唱的类型。当问到梵呗有无特定的分类时,桑吉平措表示,“没有分别的东西”就是梵呗最大的分别,“谁都可以演唱,也能感染很多的人”,这也是他认为梵呗可以走向大众的基础。
用自然方式演唱
许多音乐圈的专业人士都对桑吉平措演唱梵呗善音的唱法感到好奇,因为他的唱法“自成一派”,真假音过渡自然,甚至能在两种长调间自由转换。有人曾经想在他演唱的时候仔细聆听他真假声的换声点在哪里,反复听了好多遍都没有找到。在演唱初期,他曾经拜过一些老师,但有的老师说他不适合唱歌,有的说教不了他,一位老师告诉他,他的“混声”条件很好。桑吉平措说,“投师无门”,自己更多就是模仿与自学。小时候家人会拉二胡和马头琴,他就模仿马头琴的声音。对于听过的乐器声,他都可以模仿得很像。
在演唱了许多梵呗善音的曲目之后,他自己发现并总结了一些属于他自己的方法。比如,要展示出梵呗“平静略带欢喜”的特点,他感觉就要用一种“中”的唱法,即“中庸之道”,声音中“有老有少,有男有女”,没有分别。他打个比方说,人类在儿童时期,声音、身体的构造都没有分别,听不出男声女声,这就是人的一生“纯粹”的阶段,孩子很容易快乐,也很平静,不会有过多的纠结欲望,这时候孩子的声音最为自然。还有就是要“放空”去唱,人的声音会揭示当前的身体状况、心理状态,如果带有太多顾虑去演唱梵呗,就失去了平静安稳的意味。他还是以孩子为例子:“婴儿啼哭,那么小的身体能发出那么洪亮的声音,气息很足,因为小孩子的身体是通的,声音共鸣就会很大。鸟儿嘴巴那么小,鸣叫声清脆而且有很强穿透力,是因为它们用自然的方式在歌唱。”
由于从小生长的环境与自然很亲近,桑吉平措认为与自然亲近、“接地气”对于一个歌者的演唱非常有帮助。学会适应自然,就会发现规律。他非常喜欢自然,通过观察自然、模仿自然事物的发声,慢慢发现许多发声、呼吸的规律,比如小鸟歌唱的穿透力在于集中,气息的均衡通透会去掉真假声转换的“坎”,能达到高低音的自然转换……有人评价桑吉平措的演唱有“立体声”的感觉,最令人好奇的是他发出这种浑厚“立体声感”的声音时,嘴唇是闭着的,与传统声乐中的“打开”正好相反。对此,从来没有正式拜师学习声乐的桑吉平措解释说,虽然两者看起来不同,但都是基于体内“通道”共鸣腔体的打通,区别的只是打通的方法不同,传统声乐是使用技巧与方法,他用的则是呼吸训练来达到气息贯通的自然方式。(文;陈茴茴)
免责声明:
1.来源未注明“佛教在线”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佛教在线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在线”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在线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相关新闻
投稿:010-85285027 信箱:(国内) (国际) QQ:2326936829
传真:010-51662115转8013 客服信箱: 客服电话:400-706-8559 客服QQ:847698935 在线留言
吉祥宝塔迎请:15117935615 010-51662115转8026 010-51656995
祈福 佛教在线(www.fjnet.com)网络联系人:子桑 联系电话:010-85285027
办公地址:北京朝阳区外馆斜街甲1号泰利明苑 邮编:100011 乘车路线及地图
网站地图 义工报名 QQ:847698935 QQ群:21264446 招聘 技术支持:010-51662115转8023
京ICP证020416号-1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359号
Copyright ©1996-2012 佛教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