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在线北京讯 2008年3月25日,文化部公布了中国首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及五十一家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首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共二千三百九十二种。其中,汉文古籍二千二百八十二部,包括简帛、敦煌文书、古籍和碑帖;少数民族文字古籍一百一十部,包括焉耆—龟兹文、于阗文、藏文、回鹘文等十四种文字。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五十一家,包括国家图书馆、故宫博物院、浙江宁波天一阁等古籍藏量丰富的单位。
《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主要收录范围是一九一二年以前书写或印刷的,以中国古典装帧形式存在,具有重要历史、思想和文化价值的珍贵古籍。少数民族文字古籍视具体情况适当放宽。
据介绍,首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评审在秉持公开、公平、公正基础上,坚持全面性原则。本次公布的首批珍贵古籍上至先秦,下迄明清,涵盖了简帛、敦煌文书、线装本、碑帖拓本等各种载体及装帧形式;同时对少数民族文字古籍给予了重点关注,既包括藏文、蒙古文、彝文、傣文等现今仍在使用的文字,也包括焉耆—龟兹文、西夏文等历史上出现过但现在已不再使用的文字。
此外,名录的编排体例努力体现科学性并尊重学术传统,总体上采取以文字分类、以时代先后为序的原则。先按文字类型将入选古籍划分为汉文古籍和少数民族文字古籍两大类。汉文古籍的编排以时代先后为序,分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夏金元、明清四个时期。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原则上按少数民族文字出现的先后顺序依次排列为焉耆—龟兹文、于阗文、藏文、回鹘文、西夏文、白文、蒙古文、察合台文、彝文、满文、东巴文、傣文、水文、古壮字、多文种共十五个小类。
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此前曾表示,二00八年将继续做好古籍保护和修复人才的培训工作,以现代手段做好古籍普查工作,并筹建第一批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加大古籍修复工作力度等。(信息来源:中国新闻网)
免责声明:
1.来源未注明“佛教在线”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佛教在线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在线”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在线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相关新闻
投稿:010-85285027 信箱:(国内) (国际) QQ:2326936829
传真:010-51662115转8013 客服信箱: 客服电话:400-706-8559 客服QQ:847698935 在线留言
吉祥宝塔迎请:15117935615 010-51662115转8026 010-51656995
祈福 佛教在线(www.fjnet.com)网络联系人:子桑 联系电话:010-85285027
办公地址:北京朝阳区外馆斜街甲1号泰利明苑 邮编:100011 乘车路线及地图
网站地图 义工报名 QQ:847698935 QQ群:21264446 招聘 技术支持:010-51662115转8023
京ICP证020416号-1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359号
Copyright ©1996-2012 佛教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