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要学得无心,无心不是没有心,而是“灭绝分别思量之差别”。无心的境界三昧很高,所谓“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就是无心的妙用。一般人能做到善用其心,就已经不容易了,何况无心?究竟要如何用心呢?
第一、无事时,应有明净的心:我们有时候忙、忙、忙,其实忙中亦有闲时;做、做、做,偶尔也会有无事之闲。忙时,心在诸事之中,那么,当无事的时候,心要如何呢?这时要将心安住在反观自照的明净之中。所谓无事,并非身口之行为,乃心中了了常知,寂寂常照,好比“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心明净了,就像天上的云朵、月亮,都会在平静的海面上浮现出来;心明净了,心中自然万象具足;在无分别的时候,对万物的始末即能清晰明白。
第二、有事时,应有坚定的心:处于万物纷扰的人世间,经常会有出其不意的恼人事件,面对事情,处理事情,应有洞察先机之坚定心。如果一再犹豫,不能下定决心,让时间蹉跎虚度,就会丧失机缘。因此有事时,要有坚定的心,才能不为无明烦恼左右。
第三、得意时,应有淡泊的心:唐朝孟郊登科诗云:“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把金榜题名酣畅的心情,表露无遗。其实得意的时候,更要有淡泊的心,因为,人处顺境容易得意忘形,若能自我惕励,就不致马失前蹄,失于安乐。因此在得意时,要有淡泊的心。
第四、失意时,应有泰然的心:人的一生哪能天天得意,日日过年?总难免有低潮失意的时候。失意时,最要紧的是不要被失意打倒,保持一颗泰然的心。《论语·公冶长》记载,楚国的令尹子文,他三度为官,脸无露出雀跃;三次被罢免职务,也没有显现怨怒,那是因为他有宽大泰然的心,对这些得失便能不在意了。所以,“上台、下台”都要泰然。失意没什么了不起,只要继续努力、上进,机会就会为我们所掌握。(文、图:南普陀寺)
免责声明:
1.来源未注明“佛教在线”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佛教在线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在线”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在线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相关新闻
投稿:010-85285027 信箱:(国内) (国际) QQ:2326936829
传真:010-51662115转8013 客服信箱: 客服电话:400-706-8559 客服QQ:847698935 在线留言
吉祥宝塔迎请:15117935615 010-51662115转8026 010-51656995
祈福 佛教在线(www.fjnet.com)网络联系人:子桑 联系电话:010-85285027
办公地址:北京朝阳区外馆斜街甲1号泰利明苑 邮编:100011 乘车路线及地图
网站地图 义工报名 QQ:847698935 QQ群:21264446 招聘 技术支持:010-51662115转8023
京ICP证020416号-1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359号
Copyright ©1996-2012 佛教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