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VIP 会员
会员中心
佛门祈愿 福满人间:
《来自佛门的吉祥祝福》祈福珍藏册 迎请电话:010-51656995、 010-51385788;QQ:179518763;邮箱:qf@fjnet.com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地图
middle_nav_logol.gif
您目前的位置:佛教在线>首页 > 评论荟萃 > 本性法师

本性法师:全球化背景下佛教的社会责任

2009年11月18日 18:07:10 佛教在线 点击:0

——在第十二次中韩日三国佛教友好交流会议上的补充发言

尊贵的各位宗教领袖、社会贤达

各位法师、居士、朋友们:

千年之前,日本国长屋王子留下情真意切的一首动人偈子: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当时,他把这四句话绣在送给中国僧人的千领袈裟上。今天,她同样可以用在中国与韩国、韩国与日本的佛教徒之间。

佛教讲:信愿行。其意思是:有大信心,有大愿力,有大行动,就有大结果。

千年以来,中韩日三国佛教界先贤,关山千重,海河万里,但他们不畏艰险,排除困难;交流互动,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成效昭然。其荫凉及今天,其泽润及我们。

历史,是动态的。

对历史,我们需要承先启后,继往开来。

千年之后,踏着先贤的脚印,我们三国佛教界又有了黄金纽带。这黄金纽带不仅紧密了我们传统的法谊,也为三国佛教新的延续新的发展沟通了经验,协调了步骤,积蓄了动力,更为三国佛教履行社会责任,服务人类福祉,维护世界和平,构筑了坚固的殊胜平台。

对此,作为中国佛教徒的一员,我们深为自豪,也深感欣慰。

关于本次大会的主题:佛教的社会责任。刚才,三国佛教界的领袖们、社会贤达们,在基调发言中,都表达了令人难忘的真知灼见,对我们深有启发。

这里,本人也拟就此谈点初浅的体会,作为补充发言。

大家都知道,20世纪的历史,是加速的历史;21世纪的历史,必是提速的历史。这100多年来的历史演变,较之先前的千年万年,可谓是地覆天翻。其间,科技大发展。无论机械、通讯、信息、基因等领域,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大革命。如今,大地球成了缩小的地球村。

全球化,无可争议地为社会带来了便利,为人类开拓了视野。但也无可避免地给世界添加了种种的隐患和危机——诸如:环境恶化、疾病流行;失业加剧、犯罪泛滥;暴力升级、军费提升;民族分裂、邪教横行;政治混乱、经济危机;道德沦丧、信仰缺失。目前,典型迫切的问题,我认为是:一、高科技有可能完全失控;二、宗教文化得不到普遍的认同。有力的依据——其一如:拥有核武器国家的不断实际增加,克隆动物的不断诞生;其二如:堕胎已成经常性的行为,吸毒人员的有增无减。

佛教是因缘的宗教:慈悲与智慧为其双翼;强调因果、中道、包容、共济、和谐;主张修行戒定慧、息灭贪嗔痴。有四摄、六度、八正道基等基本信条。

自释迦牟尼佛创立佛教以来,再履行繁杂纷乱的社会责任中,这些核心精神,无一不在救治当时社会、人类、世界的隐患与危机中发挥着特殊的巨大作用,实为救治各种隐患与危机的良药。其在全球如此,在中韩日也是如此;于历史上如此,我相信,于今日与未来,也是一样。

记得,三国佛教黄金纽带的缔结者之一,我们尊敬的赵朴初大德曾说过:“中日韩三国的佛教文化是我们三国人民之间的黄金纽带,源远流长,值得我们珍惜、爱护和继续发展。”

确实,我们中韩日三国的佛教同根同源,法流一脉。解决当今世界、社会、人类的诸多问题,尤其典型迫切的问题,是我们三国佛教共同的责任与使命,也是良好的愿望。我们三国佛教徒、干同枝分,是法门兄弟姐妹,对全球或区域赋予我们佛教界的社会责任,要给予面对,应勇于担当。当然,此次三国佛教友好交流会的召开,便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从会议上得知,此次参加的中青年佛教界同仁,超过与会人员的半数以上,这很令人欣慰,体现了中韩日佛教界新老逐渐交替、薪火连绵相传的良好景象。作为新一代的中青年僧人,包括本人,我们应以历代前贤的典范、佳话、精神为感召,在推动佛教社会责任的实践上,不让前任,有所作为。

祖籍韩国的联合国秘书长 潘基文先生在庆贺2009年佛教卫赛节时曾以《我将一直记得僧人们的善行》一文对新时期佛教寄予希望。我愿引用其中的一段作为本补充发言的结尾:

他说:“我思考着佛祖不平凡的一生:他放弃锦衣玉食的王子生活,创立了世界上最伟大的宗教之一佛教。佛祖很富有,他完全可以过舒适的生活,但他却因天下苍生受苦而备受烦恼,所以,放弃舒适的皇宫生活,来帮助那些受苦难的人们解脱苦海,我们要学习佛祖的这种慈悲精神,他永恒的教化将引导我们度过当前全球的各种危机。”

感恩诸位:给了本人这个发言的机会,并给予耐心而认真的听讲。

免责声明:

1.来源未注明“佛教在线”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佛教在线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在线”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在线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查看更多>>

最新评论

请您发表感言,注意文明用语并遵守相关规定

我要提问

VIP用户名: 密码: 我要成为VIP会员
 

本性法师简介

本性法师 1988年毕业于中国佛学院南京栖霞山分院,1992年毕业于北京中国佛学院。之后,留学于科伦坡凯拉尼亚大学研究生院,1996年研究生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回国服务于福建省佛教协会。1997年,出任省佛协副秘书长。1998年,省佛协换届,出任副会长兼秘书长。同年,主持福州开元寺寺务工作,2004年升任该寺方丈。2003年,当选省政协常委、民宗委副主任。

特约信息服务:15810041584

传真:51662115转8013    技术支持:13391787800(24小时)   信箱:admin@fjnet.com   QQ:847698935    在线留言   

吉祥宝塔迎请:13391787876/13391787875    010-51662115转8027或8026   010-51656995

投稿:13391787886   010-51662115转8005   信箱:news@fjnet.com(国内)fo84000@gmail.com(国际)   QQ:983700265

办公地址:北京朝阳区外馆斜街甲1号泰利明苑A座公寓8-11C  邮编:100011  乘车路线及地图

Copyright 1999 - 2011 佛教在线  网站地图  义工报名QQ:1279236572

All Rights Reserved Buddhism On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