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在线山西讯 清明是个充满感恩和思念的日子。日前,第九届海峡两岸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研讨会暨第四届中国·介休清明(寒食)文化节在清明节的发源地——山西介休绵山召开。海峡两岸四地的专家学者齐聚绵山,畅谈文化,共话清明,目标只有一个——以此来纪念我们共同的节日。
为两岸文化交流搭建平台
“2002年,海峡两岸同胞的往来并不像现在这样频繁,交流交往的渠道也还不多。”在研讨会开幕前一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民进中央副主席王佐书满腹深情地介绍起此次研讨会的缘起。
王佐书说,为了给两岸学界,特别是文化界搭建一个长期有效的交流平台,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叶圣陶研究会名誉会长许嘉璐,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叶圣陶研究会名誉会长张怀西的提议下,叶圣陶研究会决定以中华传统文化为纽带,在“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这个大主题下,每年一次邀请两岸学者围绕共同关注的话题进行研讨。
几年来,研讨会的规模不断扩大,影响力不断增强,学术水平不断提高,已经发展成为两岸有影响力的文化交流活动之一。以中华传统文化为纽带,研讨会为两岸研讨学术、交流感情、增进共识搭建了有效平台和重要渠道。而今年研讨会的主题是中华传统节日文化。
“我们过一样的节日,讲一样的语言,这一点是谁都改变不了的。”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纪念祖先的传统节日,也是民间扫墓祭祖的大日子。
研讨会上,来自台湾的众多嘉宾饱含深情地讲述着自己的心声。中华文化同根同源,中华传统节日更是海峡两岸同胞共同的节日。
正如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严隽琪所说,传统节日是行为风俗在特定日子的集中表现,它承载和展现着中国人的思想情感、精神信仰、道德观念、人生理想,以及千百年来的文化传承与流变。重视传统节日,是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是继承人类精神的血脉,是民族的薪火相传。
传承中华传统节日文化呼声越来越高
2006年,我国把传统节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七夕节和重阳节列入首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8年,又把传统节日列为国家的法定假日,保护、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呼声越来越高。
“文化如水,滋润万物,悄然无声。”中国文联原副主席仲呈祥认为,中华传统节庆文化也如水,是流淌、灌注在中华民族肌体里无处不在的软实力。“民族文化的大厦是靠一根根文化支柱鼎立起来的,而节庆文化就是期间重要的栋梁支柱,对于这样的支柱,我们要精心地维护它。”
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邢莉女士演讲的题目是《民族民间节日的先准及保护原则》,她指出,民间节日是我们文化精神的体现,是我们群体的记忆,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风格的体现,保护节日文化是急不可待的神圣责任。
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多年来全心投入到民间文化的拯救中。“我们的文化里有我们民族的精神,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是流淌在我们血液里的DNA,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流着这个血。”
研讨会上,冯骥才的阐述赢得与会嘉宾的阵阵掌声,大家纷纷认为,中华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积淀,留存着中华民族独特的历史和记忆,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双重背景下,应该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会场内,嘉宾们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节日文化贡献真知灼见,会场外,清明细雨纷纷洒落,寄托着海峡两岸四地所有华夏儿女对先人的缅怀之情。(文:汪俞佳)
免责声明:
1.来源未注明“佛教在线”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佛教在线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在线”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在线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相关新闻
投稿:010-85285027 信箱:(国内) (国际) QQ:2326936829
传真:010-51662115转8013 客服信箱: 客服电话:400-706-8559 客服QQ:847698935 在线留言
吉祥宝塔迎请:15117935615 010-51662115转8026 010-51656995
祈福 佛教在线(www.fjnet.com)网络联系人:子桑 联系电话:010-85285027
办公地址:北京朝阳区外馆斜街甲1号泰利明苑 邮编:100011 乘车路线及地图
网站地图 义工报名 QQ:847698935 QQ群:21264446 招聘 技术支持:010-51662115转8023
京ICP证020416号-1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359号
Copyright ©1996-2012 佛教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