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典型佛教图案
莲花化生、朱雀、人首鸟身等典型佛教图案
南朝砖室墓葬
佛教在线江苏讯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2012年11月14日,江苏省扬州市国防园附近一建筑工地发现一座南朝砖室墓葬,令考古人员感叹的是,近千块出土墓砖表面布满了莲花化生、朱雀、人首鸟身等各类典型佛教图案,其工艺细腻,保存较好。文物专家认为,这座罕见南朝墓葬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研究价值,更为研究南朝时期人们的宗教信仰、丧葬礼俗等,提供了珍贵、翔实的实物资料,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结构:“凸”形墓葬形制,排水沟工程浩大
穿越蜿蜒泥巴地,一处高地尤为显眼,这里正是南朝砖室墓葬的考古挖掘现场。
这座墓穴长6.5米,宽2.3米,高3米,呈南北方向而置,最南端窄细,中部渐扩,北端空间宽敞,墓顶高耸。“从墓葬形制、文化层鉴别,以及出土文物研究等推测,这座墓葬为南朝砖室墓,具有一定规模。”考古人员仔细分析道,整座墓呈“凸”字形布局,墓葬前有斜坡形墓道、甬道,以及墓室。其中,甬道为券顶,墓室为穹窿顶,“人”字形铺地,筑建工艺讲究,原理科学,历经千年仍坚固结实。
踱步于古墓四周,最南端长约3米的长条状部分引起众人好奇。“这是一道南朝排水沟,以防止墓穴内积水,应该是一直通向附近水域的。”考古人员表示,如此浩大的工程在经济并不富裕的南朝完成,并不是一件易事,可见墓主人具有一定身份,或为当朝士族、官宦。
墓砖:宗教图案遍布壁面,道佛两教或在南朝已有融合
墓葬内部别有洞天,只见一幅奇异景象映入眼帘:满壁青砖密布风格独特、华美富丽的花纹,定睛细瞧,只见砖面上的花纹以阳雕方式呈现,一朵朵精致细腻的六瓣莲花竞相盛开。
值得一提的是,一组组人首鸟身画像砖穿插叠置于莲花花纹砖中,人首面容淡定从容,两侧两翅舒展,纹路条缕清晰,仿若天使一般纯净安然。“这一奇特图案曾在敦煌壁画中常见,类似形态在道教中称之为羽人,而在佛教中叫妙音鸟,也叫迦陵频伽。”业内人士推测,这也许说明道、佛两教或在南朝已有融合。
此外,墓砖间还留有六方长方形窟窿,考古人员认为,这是曾经供奉佛像的佛龛,可惜的是佛龛内木俑已空空如也,墓室里还有不少铭文砖,砖面上清晰可见“四”、“大”等字样,考古人员猜测,这是当年建墓时对砖头的编号。
保护:整墙拓片留资料,谋划整体性搬址保护
“墓葬中大量运用宗教含义的花纹砖画像砖,是南朝大为流行的丧葬习俗,多在镇江、常州、南京等南朝控制范围可见,扬州也在其列。”市文物专家认为,这一考古新发现,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艺术、文化,以及佛教研究价值,令人欣喜。
深入墓穴,考古人员正一手握鬃刷,一手捻宣纸,仔细将一张张宣纸贴于墓砖图案之上,以清水湿润浸透,再以鬃刷反复整平。“这些宣纸都按每一个墓砖图案尺寸裁剪,贴上后几小时,再均匀涂抹墨汁,待干小心揭开,清晰地拓片即制作完成。”考古人员不断搜寻每一处细节,生怕遗漏丝毫图案纹路。
“这些生动、奇幻、成规模的花纹砖、画像砖,以及铭文砖十分珍贵,拓片是为了留下翔实而丰富的历史资料。”考古人员说,在扬州,南朝的花纹砖、画像砖仅于1978年在邗江区酒甸镇包家村发现过一次,无论是所属墓葬的形制,还是墓砖的规则,都较之有别,足见其罕见、珍贵,有关部门计划邀请外地文保专家,引进科技文物保护方式,将其整体性搬址保护。(文:薛炳宏、赵天)
免责声明:
1.来源未注明“佛教在线”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佛教在线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在线”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在线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相关新闻
投稿:010-85285027 信箱:(国内) (国际) QQ:2326936829
传真:010-51662115转8013 客服信箱: 客服电话:400-706-8559 客服QQ:847698935 在线留言
吉祥宝塔迎请:15117935615 010-51662115转8026 010-51656995
祈福 佛教在线(www.fjnet.com)网络联系人:子桑 联系电话:010-85285027
办公地址:北京朝阳区外馆斜街甲1号泰利明苑 邮编:100011 乘车路线及地图
网站地图 义工报名 QQ:847698935 QQ群:21264446 招聘 技术支持:010-51662115转8023
京ICP证020416号-1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359号
Copyright ©1996-2012 佛教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