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时教授在讲座上为同学的提问做详细的解答
俞学明教授授予冯时教授担任宗教与法律研究中心讲座教授聘书
佛教在线北京讯 2014年12月8日下午,由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华岩文教基金会联合主办,中国政法大学宗教与法律研究中心承办的华岩论坛第29讲在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校区举行。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冯时教授为大家做了题为“上古宇宙观的考古学研究——安徽蚌埠双墩春秋鐘离君柏墓解读”的精彩讲座。讲座由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俞学明教授主持。
冯时教授认为安徽蚌埠双墩春秋鐘离君柏墓的发现不仅为鐘离国历史的研究提供了大量实物资料,更重要的是其独特的墓葬形制完整地展现了上古宇宙观的丰富内涵。冯时教授向同学们展示了鐘离君柏墓出土文物的图片,提出宇宙观是古人对于天、地、人之间相互关系的认识和探讨,具体来说包括时空观、政治观、宗教、祭祀、礼仪制度、中国古典哲学以及科学观七个方面的内容。接下来,冯时教授将考古资料与文献史料互为印证,着重揭示了安徽蚌埠双墩春秋鐘离君柏墓自封土至墓室的六层结构所具有的文化含义。鐘离君柏墓自封土而墓室分为六层:最上层的封土由灰、红、白、黑、黄五色土堆筑而成,第二层为白色圆璧形遗迹,第三层为二十道宽窄不等的由五色土混合铺成的放射遗迹,第四层为墓室边缘的十八个土丘遗迹,第五层为土锥墙遗迹,最下层为“亞”形墓室。每层均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五色土遗迹以证月令思想,体现了古人“顺时施政”政治观;圆璧遗迹以证盖天观念,玉璧为礼天之器,以圆璧象征天圆正是对天的客观描写;放射遗迹以明星象之象征,用二十八星宿距度来表现星象的存在;土丘遗迹以见形埒观念,表示天地之间的界线;土锥遗迹以示八极观念,象征宇宙最外面的边界,由各种各样的山组成;“亞”形墓室以究宇宙观之发展,是大地的象征。最后,冯时教授指出这种墓葬独特形制的设计反映了古人“灵魂升仙”的思想,旨在体现以祖配天的传统宗教观,体现了淮水流域古代文化的地域特色,并对邹衍学说的形成及《淮南子》宇宙观的传承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冯时教授独特的观点和精彩的讲解让同学们意犹未尽,大家争先向冯时教授提出自己的问题,冯教授也一一为同学们作了解答。为了更好地与同学们进行学术交流,俞学明教授邀请冯时教授担任宗教与法律研究中心的讲座教授并授予聘书。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文:查丽君、图:黄越泓)
免责声明:
1.来源未注明“佛教在线”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佛教在线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在线”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在线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相关新闻
投稿:010-85285027 信箱:(国内) (国际) QQ:2326936829
传真:010-51662115转8013 客服信箱: 客服电话:400-706-8559 客服QQ:847698935 在线留言
吉祥宝塔迎请:15117935615 010-51662115转8026 010-51656995
祈福 佛教在线(www.fjnet.com)网络联系人:子桑 联系电话:010-85285027
办公地址:北京朝阳区外馆斜街甲1号泰利明苑 邮编:100011 乘车路线及地图
网站地图 义工报名 QQ:847698935 QQ群:21264446 招聘 技术支持:010-51662115转8023
京ICP证020416号-1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359号
Copyright ©1996-2012 佛教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