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8日—19日,首届儒释道医养健康高层论坛举行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党委书记、中国宗教学会副会长 曹中建
在首届儒释道医养健康高层论坛上的闭幕致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宗教界的朋友、各位学术界的朋友:
大家好!
很荣幸能参加本次论坛。
儒释道三教,为两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之主体。儒家尚仁,天地间以人为主;老氏贵自然,一切以清净自然为要;佛家讲真空妙有,如如不动,高唱人生皆苦,识本心,出苦海。
身处现代社会,正确认识中国传统儒释道的文化价值,恰逢其时。
儒释道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儒释道三家皆以“天道”为最高追求。天道信仰,以及儒释道三家的养生学有重要的现代价值;在历史与现实中,儒释道皆重视宗教生态的平衡,关注身心之和谐。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习近平总书记又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强大的精神指引,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
我们坚信,具有丰厚积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将在新时期引领中华民族迈向更加辉煌的新征程。儒释道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要讨论宗教的中国化路径,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我们就必须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挖掘儒释道文化的现代价值。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着眼战略全局,对 “十四五”时期文化建设作出部署,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儒释道文化,是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之传统,是全体中国人民创造美好新生活的力量之源。
《易经》说:“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道德经》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佛教说,一称南无佛,皆共成佛道。
儒释道三家,奉道而行,以和为旨归,既是治身之学,更是治心之学。身心和谐,方为医养健康之本质。
在此,谨祝愿大家与道合一,身心康泰!
谢谢大家!
作者简介:
曹中建,满族,1955年10月生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1973年参加工作,1980年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系。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办公室副主任、主任、副所长,现任所党委书记、副所长;兼任中国宗教学会常务副会长。从事科研行政管理的同时,主编《中国宗教研究年鉴》
欢迎投稿:
Email: news@fjnet.com(国内) fo84000@gmail.com(国际) 在线提交
QQ:983700265 电话:010-51662115转8005 论坛投稿
免责声明:
1.来源未注明“佛教在线”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佛教在线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在线”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在线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