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慈法师
“孝道”在我们中国固有文化中,是极为重视的一种德行,所谓:“百行孝为先。”
但现今社会,儿女长大后,有能力的都离家自创天地,社会上弥漫著嫌弃父母老人之风气,甚至把长辈作为斗争的对象,这实在是值得关注的事。
常言道:“养儿防老,积谷防饥。”报答父母养育恩德,是一切众生本有的天性,试看鸟儿也晓得反哺;羔羊也知道跪乳;大自然界中北极的企鹅父母,以身体轮流交替给子女温暖,企鹅长大后,亦站在寒风中老老实实地,身体动也不动来保护父母,不让受寒。可见畜生之类,也如是表孝恩,人类是万物之灵,若不懂孝道之理,应是何等惭愧?
同样,我们任何一个人都逃不过生老病死,谁都会老,我和你也会有一天思想迟钝,行动缓慢,百病缠身,需要依赖别人的照顾。时代舜息万变,老人家思想与社会脱节,跟不上时代,或生活习惯有差异,应多加体谅和尊重。当知一者父母恩深,不好忘失,二者因果循环,今天不孝养父母,树立不到好榜样,你的儿女将来又会怎样对你呢!
佛教提倡以孝道为本,层次尤深,佛陀宣说多部经典,都教导做人的孝道,“地藏经”称为孝经,首先佛陀为母到忉利天说法,报答亲恩,次则地藏菩萨前生为婆罗门女及光目女,救拔慈母于地狱饿鬼道中,真正彻底落实孝道。
古德说:“大孝释迦尊,历劫报亲恩。” 省庵大师“劝发菩提心文”说:“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十月三年、怀胎乳哺、推干去湿、咽苦吐甘、才得成人。”还供书教学,定亲婚娶等等,这份伟大的慈爱,恩德如海深。怎能报答父母之恩,尽做儿女的孝道呢?
孝道分有世间的孝和出世间的孝,世间的孝大多以物质,如饮食、衣服、汤药、卧具、金钱等,尽自能力供养父母口、体所需,使生活安隐;精神上顺从,冬夏晨昏,诚心照顾,每逢过节?生辰以礼庆贺、使父母欢喜。
莲池大师七笔勾中说:“恩重山邱,五鼎三牲未足酬,亲得离尘垢,子道方成就。”意思是说父母恩重比山丘更高,父母生我、哺我、育我、教我、令我长大,立足社会,纵然用世间最好之物质,如皇帝的五鼎三牲,这样珍贵的物品,丰富饮食去供养父母,也难以报恩于万一。唯有学佛办道,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行菩萨道,将此功德回向父母,使令父母脱离生死烦恼,方算圆成做子女之道(责任)。这是佛教所讲的出世间孝道。
大家听过盂兰盆经吗?目健连尊者的母亲生时不信因果,作诸恶业。当尊者初得神通,入定时见其母在饿鬼道受苦,心痛不已。故用神通力以钵盛饭与其母,可是其母恶业深重,钵饭变成火炭,不能下咽,他为救母亲,求见佛陀,得佛教示,在七月十五佛欢喜日供僧,仗十方众僧的戒德威力,令母超升。明白此道理,最好能令父母在生时,不单尽力孝养,而使他们得闻佛法,相信因果,将来得生善道。若然父母已不在世,亦应尽力救拔,戒杀、诵经、念佛,每逢七月十五供僧,做超度的佛事,不但此生父母,生生世世父母皆蒙超升,这才是真正的孝道。(文:衍慈法师)
免责声明:
1.来源未注明“佛教在线”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佛教在线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在线”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在线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相关新闻
投稿:010-85285027 信箱:(国内) (国际) QQ:2326936829
传真:010-51662115转8013 客服信箱: 客服电话:400-706-8559 客服QQ:847698935 在线留言
吉祥宝塔迎请:15117935615 010-51662115转8026 010-51656995
祈福 佛教在线(www.fjnet.com)网络联系人:子桑 联系电话:010-85285027
办公地址:北京朝阳区外馆斜街甲1号泰利明苑 邮编:100011 乘车路线及地图
网站地图 义工报名 QQ:847698935 QQ群:21264446 招聘 技术支持:010-51662115转8023
京ICP证020416号-1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359号
Copyright ©1996-2012 佛教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