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VIP 会员
会员中心
佛门祈愿 福满人间:
《来自佛门的吉祥祝福》祈福珍藏册 迎请电话:010-51656995、 010-51385788;QQ:179518763;邮箱:qf@fjnet.com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地图
middle_nav_logol.gif
您目前的位置:佛教在线>首页 > 每日文摘 > 网友文摘长期

敬重僧伽——邹相

2013年11月18日 11:14:00 佛教在线 点击:0


(配图为张望摄影作品)

 “最胜儿,出家好”,古德有言:“出家者,大丈夫之事,非将相之所能为也。”每次在寺院,或是参加一些重大的法事活动,看到那些身着黄衣的僧伽,我的心中不由得生起无限敬意。《十轮经》云:“出家僧相,乃秽恶世间清净幢相。”直陈出家僧人在秽恶世界里所扮演的身份与角色,让我们敬佩不已。笔者曾经写过一篇题为《理解出家人的不易》的文章,被不少佛教网站广为转载。在文中,笔者详陈了出家的功德殊胜与意义非凡,并呼吁大家要尊重、理解出家人。作为表法的载体,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僧伽都应该得到我们的敬重与理解。

作为出家人,僧伽的功德无量。《出家功德经》载曰:“佛告阿难。汝不应观过去因缘。于此一日一夜。清净出家故。此善根。六欲天中。七反受福。二十劫中常受生死。世间之乐最后人中。生福乐家。壮年已过。诸根熟时。畏于生老病死苦故。出家持戒。”即是说,若能出家一日一夜,便能二十劫不堕三恶道。足以说明出家的功德殊胜。《大智度论》云:“孔雀虽有色严身,不如鸿鹤能远飞,白衣虽有富贵力,不如出家功德深。”即是说,孔雀虽然有艳丽的羽毛庄严身体,但却不如白鹤能高飞,在家白衣虽有富贵力,但毕竟比不上出家的功德宏深。佛经中还提到,如果三千大千世界的所有众生,在一大劫中布施儿女,所得的功德,不如发出家心,向静处迈一步的功德。所以,见到僧伽们,我们应该恭敬尊重,谦让有礼,不可言语顶撞,有损我们的功德与福报。

作为出家人,僧伽为佛法的传承,人类的文明,乃至社会的和谐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从佛陀为众说法开始,佛教在净化心灵、开启智慧、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意义重大。无论是面壁九年的达摩祖师,还是六次东渡日本传法的鉴真法师,亦或是西行求法的玄奘法师、义净法师,在他们身上,都体现出对佛法的坚贞,对众生的悲悯之情。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魏道儒教授在《中国僧人的西行求法》一文中写道:“从三国的朱士行到明朝的官僧,一千多年间,路上西行求法之路的僧人数以千计。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是怀着虔诚的宗教感情,明知那是九死一生的险途,仍然勇敢前进。人的信仰可以有不同,但是那种热爱祖国,为了真理和事业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甚至勇于献身殉道的精神,始终是推动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始终值得赞美和弘扬。”从这个意义上说,僧伽救度众生、精进勇猛的悲心愿力,值得我们敬重与崇敬!

作为出家人,僧伽要舍弃世间俗情、俗物,一心办道,与青灯古佛相伴,与晨钟暮鼓相依,这种“心无所住”的精神值得我们敬重。莲池大师说:“为僧者,欲破惑证智,上求佛果,下化众生,则古德皆舍家离俗而作沙门。又彼若志求金丹大道,亦须出家。”即是说,作为僧人,希望破惑证智,化迷为悟,上求佛果,下化众生,所以古德都是舍家离俗而作沙门的。那些道士们,如果志在金丹大道,也必须要出家。印光法师曾提出出家的两个条件:一是要发大菩提心,二是要有过人天分,才能荷担如来家业,做众生的人天导师。能下定决心出家,已经是难能可贵了。台湾圣严法师在《正信的佛教》这本书中,阐述了出家人的不易。出家人不仅要抛弃儿女私情,忍受青灯古佛的寂寥,遵守佛门清规戒律,还要勤修佛法,修持“六度万行”,普度众生,济世度人。从中不难看出,出家就是大丈夫之所为,僧伽应该得到我们的敬重与尊重。

从上可以看出,僧伽的作用与意义殊胜。对于那些愿意出家、心系佛法的人,我们要尽力为其提供方便,不能加以阻止,设立障碍;对于僧伽,我们断然不可污蔑、诋毁,乃至肆意炒作、恶意中伤。《出家功德经》载曰:“若有于此沙门法中使人出家。若复营佐出家因缘。于生死中。常受快乐。我满百岁。说其福德。不可穷尽。”又云:“设有欲坏出家因缘者。应善观察如是之事。何以故。缘此罪业。堕地狱中。常盲无目。受极处苦。若作畜生。亦常生盲。若生饿鬼中。亦常生盲。在三恶苦。久乃得脱。”即是说,若能助力他人出家,则能常受快乐,福德无尽;若有人破坏他人出家的因缘,将堕入地狱,广受三恶道之苦。佛教讲因果,若诋毁僧伽,破坏和合僧形象,亦将落入因果之中,生死流转。佛教有“五逆罪”,破坏和合僧为其中最重的一条罪。作为俗世中人,我们不应对僧伽挑三说四、指手画脚,佛法在恭敬中求,对僧伽敬重,本身就是一种修行的方便之法。

佛法的传播继承与发扬光大,靠得是一代代出家人坚持不懈的努力,靠得是僧伽“不忍众生苦,不忍圣教衰,不为自己求安乐,只愿众生得离苦”的大菩提心,当然,更离不开佛教及出家人走进世间、融入世间的这一有效形式。时下,随着科技与信息时代的日新月异,佛教在弘扬佛法上也有所创新,比如僧人用手机、笔记本、平板电脑,开微博、发微信,等等,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为众说法,让佛法走进普罗大众,让佛法走进每个人的心灵。若依然用传统的、僵化的思想去看待僧人,觉得他们只能藏在深山老林之中,只能与世隔绝,我们又如何沐浴佛法之恩泽、般若之曼妙呢?敬重僧伽,不仅要捍卫他们的形象,更应与时俱进,用包容的心态接受新的弘法形式。如是,正信的佛法才能融入我们的生活,指导我们的人生,传播正能量,实现我们美丽的梦想。

敬重僧伽,应从我做起,从当下做起。您说呢?

(邹相,2013-8-26于郑州,刊载于《嘉定佛教》2013年第4期)

20110111144439422.jpg

欢迎投稿:

Email: news@fjnet.com(国内)  fo84000@gmail.com(国际)     在线提交
QQ:983700265    电话:010-51662115转8005      论坛投稿

免责声明:

1.来源未注明“佛教在线”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佛教在线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在线”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在线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要 闻

更多>>

投稿:010-85285027   信箱:(国内)  (国际)   QQ:2326936829

传真:010-51662115转8013    客服信箱:   客服电话:400-706-8559   客服QQ:847698935   在线留言   

吉祥宝塔迎请:15117935615   010-51662115转8026  010-51656995

祈福   佛教在线(www.fjnet.com)网络联系人:子桑   联系电话:010-85285027

办公地址:北京朝阳区外馆斜街甲1号泰利明苑  邮编:100011  乘车路线及地图

网站地图  义工报名  QQ:847698935  QQ群:21264446  招聘   技术支持:010-51662115转8023

京ICP证020416号-1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359号 Copyright ©1996-2012 佛教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