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VIP 会员
会员中心
佛门祈愿 福满人间:
《来自佛门的吉祥祝福》祈福珍藏册 迎请电话:010-51656995、 010-51385788;QQ:179518763;邮箱:qf@fjnet.com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地图
middle_nav_logol.gif
您目前的位置:佛教在线>首页 > 每日文摘 > 网友文摘内容

拥抱无常——界文法师

2013年04月17日 16:21:00 《人世间》 点击:0

季节的变迁,草木的荣枯,时光的流逝,都在提醒我们无常的真理(图片来源:资料图)

时至深秋,天气的寒凉催促着人们添加衣裳。那些在夏季里绿荫婆娑的树丛,也渐渐斑驳苍黄起来。西风过处,总会有枯叶扑簌簌地告别枝头,回旋着,纷纷扬扬地飘坠下来。又是一年接近尾声了。

季节的变迁,草木的荣枯,时光的流逝,都在提醒我们无常的真理。无常无处不在。

谈到无常,人们常常觉得那是伤感的,充满失落与无奈的一个词,总是让人恐惧和迷惘。在无常面前,生命似乎是那样的渺小,微不足道,以至于甚至无法确定一个生命它存在的意义到底有多少。于是,人们苦苦地追寻着“天长地久”,梦想着“永葆青春”,互相承诺“永不分离”。与此同时,世上也多了很多的禁忌——“死”成了诸多场合不能提及的字眼,甚至与它谐音的“四”也让很多人刻意回避;而看视病人要尽量安排在上午、参加完葬礼不可以说再见;乃至询问别人的年龄也被认为是一种失礼……人们处心积虑地要把无常的真相层层包裹起来,不敢面对,也不愿面对。

佛陀似乎并没在意我们有多恐惧,偏要把我们赖以偷安的层层包装撕开,让我们去直面这无常的存在。告诉我们,无常本就是世间的真相,没有谁可以逃避。不论是抵抗还是拒绝,否认或是愤怒,只会徒然令自己身心疲惫而已。若能放弃排斥的心理,尝试着去拥抱无常,反而会得到内心的安宁与平静。

在巴利文的典籍《长老尼偈》中,记载了一位比丘尼。她出生贵族,婚后也曾拥有过一段快乐的家庭生活。然而爱子的不幸夭亡,无情地摧毁了她短暂的幸福,她陷入了无尽的悲痛之中,不能自拔。直到遇见一位尼师,为她开示了无常的道理,她才终于放下了长期以来的自我折磨,并因体悟无常的真谛而证得阿罗汉。她在偈颂中说到:

“我因殇子甚悲伤,解除悲苦靠高尼;痛似尖刺扎我心,尼将尖刺为拔去。

如今尖刺已拔除,证得涅槃无贪欲。佛陀佛法和僧伽,虔诚笃信已皈依!”

而《长老尼偈》中同样证得阿罗汉的阿巴帕里长老尼,则是从另一个角度深刻地体验了无常。她原本是芒果园里一位美丽的少女,命运的捉弄使她沦为娼妓。她以美貌而闻名,甚至国王也对她钟情有加,并同她生下一子。然而无常并不会放过任何一个人,即使是声名远扬的她,也终于要面对美人迟暮的到来。如果说,衰老对于普通人来说是一种无奈的话,对于一位曾经明眸善睐的美人,那就简直是意味着残忍!然而聪慧的阿巴帕里并未沉溺于悲叹和抱怨,也不愿靠着回忆往事来打发残生。她选择了出家,并且勇敢地以自己老朽的身体来作为禅观的对象。在证悟以后,她写道:

“往昔我发美,色颜如蚁蜂;如今人衰老,变如黄麻棕。佛语皆真谛,确实第一义。

目如蓝宝石,迷人亮晶晶;如今人衰老,浊眩无明睛。佛语皆真谛,确实第一义。

昔似布谷鸟,高唱在森林;如今人衰老,作声转嘶鸣。佛语皆真谛,确实第一义。

往昔我身躯,体美如金玉;如今人衰老,肌肤满皱纹。佛语皆真谛,确实第一义……”

在这个偈颂里,我们看不到痛苦和失落,能体味到只有坦然与平静,和因领悟真理而满溢的喜悦与感激。

了知无常,让我们放下恐惧和执著,心无挂碍。但也有人怀疑,佛教的无常观是否太过消极?

事实上,观察无常并非仅仅意味着放弃。恰恰正是因为无常,反而突显了生命的价值之所在。因为,无常还意味着它不是一成不变,也因此我们才能不断地成长,不断地进步,不断地完善——佛说无常,最终是为了超越无常。

无常,也为我们敲响警钟,告诉我们生命的短暂与可贵,令我们从梦幻世界中清醒,从迷乱与放逸中摆脱。

《长阿含经》中记载,佛陀在入灭前,举起右臂,告诉弟子:

“右臂紫金色,佛现如灵瑞。去来行无常,现灭无放逸……我以不放逸故,自致正觉;无量众善,亦由不放逸得。一切万物无常存者,此是如来末后所说。”

佛陀以无常作为最后的开示,确实值得每一个人深思……


欢迎投稿:

Email: news@fjnet.com(国内)  fo84000@gmail.com(国际)     在线提交
QQ:983700265    电话:010-51662115转8005      论坛投稿

免责声明:

1.来源未注明“佛教在线”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佛教在线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在线”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在线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要 闻

更多>>

投稿:010-85285027   信箱:(国内)  (国际)   QQ:2326936829

传真:010-51662115转8013    客服信箱:   客服电话:400-706-8559   客服QQ:847698935   在线留言   

吉祥宝塔迎请:15117935615   010-51662115转8026  010-51656995

祈福   佛教在线(www.fjnet.com)网络联系人:子桑   联系电话:010-85285027

办公地址:北京朝阳区外馆斜街甲1号泰利明苑  邮编:100011  乘车路线及地图

网站地图  义工报名  QQ:847698935  QQ群:21264446  招聘   技术支持:010-51662115转8023

京ICP证020416号-1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359号 Copyright ©1996-2012 佛教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