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VIP 会员
会员中心
佛门祈愿 福满人间:
《来自佛门的吉祥祝福》祈福珍藏册 迎请电话:010-51656995、 010-51385788;QQ:179518763;邮箱:qf@fjnet.com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地图
middle_nav_logol.gif
您目前的位置:佛教在线>首页 > 每日文摘 > 网友文摘内容

传喜法师:“民为贵”—东方文明的民主自由

2015年11月24日 10:49:00 佛教在线 点击:0

孟府大堂正中楣门上悬有一块匾额“七篇贻矩”,是雍正皇帝的御赐,“七篇”是指《孟子》七篇,“贻”就是遵循,“矩”就是规矩。

“无规矩不成方圆。”雍正皇帝是希望孟家后人依照“《孟子》七篇”来规范自己的言行;檐下明柱门上悬有对联:

继往开来私淑千年承燕翼,居仁由义渊源百代仰先烈。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这里不是“诏曰”,“诏”是召告天下,天下人皆知;原是赐给孟家的一个特定阅读人群,是为“制曰”。

那时的村落、民居也都很整齐。时至今日,中国传统的这种聚落、村落在大规模城市化之后,已渐渐消失殆尽。我们小时候住一个村庄,哪家有点什么事情,人人皆知,所以,家家都讲“仁义厚道”。

那时的道德规范是社会确认的。过去的生活方式也简单,文化离不开文化人,文化人离不开文化人的生活方式。

远古舜帝“吾乐乐不如众乐乐”,到孟子“忧”的观点已被提出。老子说“不道久矣”,孔老夫子讲“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普通老百姓不知道“天命之谓性”,“天命”是什么?不知道。

现在我们大多也都不知“道”了,不知“道”就没有德,“道”是体,“德”是用,体没有用,所以“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道德”就是规矩,“方圆”才是好的习惯、是人的文明。

现在重“法治”,“法”只是制裁,现实状况是监狱不断扩建,正所谓:“法令滋彰,盗贼多有”;丢失了主导价值,没有了明确准则,冲破了道德底线,再丰裕的物质生活,也难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一谈及社会就忧心忡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的忧患意识,时时折射出历代仁人志士对精神信仰、伦理道德、社会风尚等关注的珍视与焦灼。为什么?国将不国!南老先生说“大盗盗天下”,现在的圣人之地也成了文物旅游……

拿“圣贤谋利”,这是圣贤最反对的!最反对的连自己也被子孙卖掉了!圣人,并没拿自己当圣人,是后人尊重这个文化将其“封圣”。所以,我们佛教到现在还保持得比较好,“三宝不买卖”就是这个道理。

在济南,《齐鲁周刊》《山东广播电台》《文化大观》三家主流媒体的记者问我这个问题: 如何来恢复?首先要从“恭敬心”上把圣贤当圣贤,不能一翻书就是批判,去糟粕、挑毛病,“剔除糟粕吸取精华”,“四书五经”哪个是糟粕呢?

前天在山大《观澜知源:中庸之道的人生实践》的讲座上,现场首先给大家找到一种感觉 —— 合掌、顶礼! 学会礼敬、景仰,身体要礼敬,心灵要景仰!包括我们这次朝圣泰山,也是还泰山一个应有的地位!不能仅视为一个旅游景点,泰山的高度不是因为1500多米的海拔,而在于祂的人文价值、祂的精神高度、祂的精神象征!

“天之道”不可言说。《道德经》云: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我们佛教里也讲“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不可思议、可思议都是“分别”意识。佛教里讲得很清楚: 第六意识是分别,第七意识是分别的根,第八意识是含藏。

玄奘大师,西行5万里,历时17载,到印度取经,并穷其一生译经1335卷,最后以一部《八识规矩颂》就把一个人如何立身,提纲挈领给出了答案!

一个人,在身归正了之后,修身就能齐家,家是社会的细胞,细胞健康了,社会就健康,所以古称“家天下”。

为什么历代皇帝那么重“孔孟”?因为皇帝就是“孔孟之道”的人间代表,皇帝就是要“家天下”,皇帝自己行的就是这个“道”:“人人皆可为尧舜”。这就肯定了每一个人、每一个生命都是宝贵的,这个属于东方人的民主思想。

孟子为什么说“民贵君轻”?作为统治阶级,其社会功能就是匡护正义,树立一个道统次序,江山社稷,是为这个道统服务的。就像佛教讲的“每个众生都有佛性”,每个“民”都有佛性,民就“贵”了;如果你教化得好,每个人都可成圣成贤;换言之,统治者要把百姓都能培养成圣人君子,那么这个社会自然就兴盛,中国梦不就实现了吗?

中国梦就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伟大复兴,这个文化是从人而来,所以,孟子讲 “舍我其谁”?
其现实意义在于: 讲尧舜、讲未来的历史、未来的社会状况,都要从当下说起,不要忘记我们自己就是历史的创造者。《兰亭序》里王羲之曾感言: 我们在讲古人时,将来我们自然也成为后人口中的古人啊! 佛教里的太虚大师亦有《真现实颂》: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

当下的生命意义是什么?不要说“远古尧舜”,你也可以做尧舜的! “舍我其谁”? 这个“我”,不是指孟子,不是说“我孟子”很傲慢,而是指我们每个人,每一个普通人都不凡 —— 因为 “天生我才必有用”;我们不仅是父母的子孙,还是“天地的子孙”,“父母是有形之天地,天地乃无形之父母”,我们都是“天地之子”!不仅仅皇帝是真龙天子,我们每一个人也都是天地之子!这是我们东方文明的真民主,是东方智慧的民主精神! 

“以民为贵”—— 这是东方文明的精神!

欢迎投稿:

Email: news@fjnet.com(国内)  fo84000@gmail.com(国际)     在线提交
QQ:983700265    电话:010-51662115转8005      论坛投稿

免责声明:

1.来源未注明“佛教在线”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佛教在线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在线”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在线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要 闻

更多>>

投稿:010-85285027   信箱:(国内)  (国际)   QQ:2326936829

传真:010-51662115转8013    客服信箱:   客服电话:400-706-8559   客服QQ:847698935   在线留言   

吉祥宝塔迎请:15117935615   010-51662115转8026  010-51656995

祈福   佛教在线(www.fjnet.com)网络联系人:子桑   联系电话:010-85285027

办公地址:北京朝阳区外馆斜街甲1号泰利明苑  邮编:100011  乘车路线及地图

网站地图  义工报名  QQ:847698935  QQ群:21264446  招聘   技术支持:010-51662115转8023

京ICP证020416号-1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359号 Copyright ©1996-2012 佛教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