熏善法,恶法就会减;熏恶法,善法就会减;
熏无漏法,有漏法就会减;熏有漏法,无漏法就会减;
无增无减,就不能够成为能熏,比方说佛果,佛果是圆满的净法,不能熏。
所以我们就明白,我们要能够多熏习善法的种子,就能够张扬善的力量,那么恶的种子就会萎缩。正如说,你如果是保持在一种很喜悦的心态之中的话,那么它不可能同时就容纳一种愤怒的情绪,两种情绪是相反的,不能并存。
我们要多熏习无漏法,对于世间的名和利要能够看淡、要能够放下,所以这些能熏四义,对我们去修持,去让善的种子、无漏的种子起现行,让恶的种子能够萎缩,这个都有很大的作用。
因为它是有生灭,所以我们就才能够有办法,去让恶种子尽快能够报掉,让善法的种子能够增盛;因为它有胜用,所以我们就能够为善法,它能够更加增长善的力量;因为它有增减,所以我们熏无漏法的时候,有漏法就会减少。
但是世间的人,他终日忙忙碌碌,从来没有去想过,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终日烦烦恼恼,或者为物所累、或者为情所困,每一天都是迷迷糊糊。
要了解了《八识规矩颂》,就知道对于世间的名利的追逐,要能够看破放下,要能够让恶种子、不良的情绪都清除,都能够起现行清除掉。世间的人也都知道,但是很难做到。
你看,陶渊明就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样的闲适,是要能够舍弃世间的名利和尘世的繁华;
李白也说:“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这样的清幽,也要能够不会那么热衷于在世间营营苟苟,能够放下对名利富贵的追逐;
王维就吟出了:“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的雅致;杜甫吟出了:“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的洒脱。
所以事实上,智慧就是懂得放下的艺术。我们在世间法的追逐之中退步的话,在出世间法之中就能前进。所以有位禅师说: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在世间法退步,在出世间法就是向前;
在有漏法退步,在无漏法就是前进。(文:大愿法师)
免责声明:
1.来源未注明“佛教在线”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佛教在线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在线”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在线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相关新闻
投稿:010-85285027 信箱:(国内) (国际) QQ:2326936829
传真:010-51662115转8013 客服信箱: 客服电话:400-706-8559 客服QQ:847698935 在线留言
吉祥宝塔迎请:15117935615 010-51662115转8026 010-51656995
祈福 佛教在线(www.fjnet.com)网络联系人:子桑 联系电话:010-85285027
办公地址:北京朝阳区外馆斜街甲1号泰利明苑 邮编:100011 乘车路线及地图
网站地图 义工报名 QQ:847698935 QQ群:21264446 招聘 技术支持:010-51662115转8023
京ICP证020416号-1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359号
Copyright ©1996-2012 佛教在线版权所有